崇左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,崇左150元小妹蚕蚕扫码联系
最近在崇左的某些网络角落里,总能看到“150元蚕蚕二维码叫小妹”这样的信息。说真的,第一次刷到这种内容时,我心里咯噔一下——现在连这种服务都这么明目张胆了吗?
那天晚上和几个老同学喝酒,聊起这事。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朋友直摇头:“这些二维码扫不得,你以为扫出来是艳遇,实际上不是骗钱就是敲诈。”他抿了口酒,压低声音说上周刚处理了个案子,有个小伙扫码后被骗了叁千多。
藏在二维码背后的陷阱
我特意找了个看起来特别真的二维码试了试——当然没真扫,就研究了它的套路。页面做得挺像那么回事,要先付50元定金,再付100元“服务费”,最后还要200元“安全保证金”。好家伙,这套路一环扣一环啊。
隔壁王叔上个月就中了招。他儿子和我吐槽,老爷子扫码后对方发来威胁消息,说不继续打钱就把聊天记录发给他所有联系人。最后不得已,只能找我帮忙处理。
为什么这类信息屡禁不止
说实话,这种“崇左150元小妹蚕蚕扫码联系”的套路能一直存在,就是抓住了某些人的心理。价格定得不高不低,150元正好卡在很多人觉得“试试也无妨”的范围内。
我观察过,这些信息通常出现在凌晨时段,在某些本地论坛和社交平台一闪而过。等你第二天想举报时,早就被管理员删除了。
有个开网吧的朋友告诉我,经常有年轻人半夜偷偷摸摸地扫描这类二维码。他每次看到都要过去提醒两句,但大多数人都不听劝。
现在的骗术也越来越精了。他们会发虚假的定位,显示就在你家附近;还会发经过处理的照片,让你信以为真。等你发现不对劲时,钱早就转出去了。
其实想想就明白,正经生意谁会这样操作?都是见不得光的勾当。要么骗你钱财,更可怕的还可能涉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。
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报道,有人因为扫描了这样的二维码,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全部被盗,银行卡也被盗刷。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要是真的寂寞了,不如找朋友喝喝茶、打打游戏。实在不行养只猫养只狗,也比触碰法律红线强啊。
咱们崇左这么美的城市,晚上去江边走走,看看灯光秀,哪个不比偷偷摸摸扫码强?你说是不是这个理?
下次再看到“崇左150元蚕蚕二维码叫小妹”这种信息,最好离得远远的。记住老话说的:天上不会掉馅饼,地上处处是陷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