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化水磨工作室喝茶,兴化水韵茶坊品茗时光
兴化水磨工作室喝茶这件事,说来还挺有意思的。那天路过老街,看见这家工作室的招牌,心里琢磨着:水磨?是磨豆腐还是磨米粉?带着几分好奇推门进去,迎面而来的却是淡淡的茶香。
工作室主人是个穿着棉麻衬衫的中年人,正不紧不慢地摆弄着茶具。他笑着说:“很多人第一次来都以为我们做磨坊生意,其实‘水磨’指的是工夫。”他指了指桌上那套紫砂壶,“就像泡茶,急不得,快不得,要像水推石磨那样慢慢来。”
时光在茶香里慢下来
他给我泡了第一道茶。热水冲入盖碗的瞬间,茶香就飘了出来。说来奇怪,明明外面街道车来人往,可一坐进这间工作室,时钟的指针仿佛都走慢了。主人说这就是兴化水韵茶坊品茗时光的妙处——不是为了解渴,而是给忙碌的生活留个喘气的空隙。
“现在的人啊,连喝茶都像在赶任务。”他边说边给我续茶,“点外卖要计算配送时间,连泡茶都想着叁分钟必须喝完。可是你说,茶的味道,哪是着急就能品明白的?”
这话让我想起自己平时喝茶的样子,确实总是边看手机边喝,有时候一杯茶放凉了都没喝完。坐在这里,手机调了静音,反倒能注意到茶汤颜色的变化,闻到不同泡次之间香气的细微差别。
老手艺遇见新生活
工作室角落里还真摆着个小石磨,主人偶尔会磨些新米做糕点配茶。他说这就像兴化水磨工作室喝茶的传统——把老物件用出新意思。石磨转得慢,磨出的米粉却格外细腻,就像慢慢泡出的茶,味道更加绵长。
来过这里的客人形形色色。有附近上班的年轻人,午休时来说说话;有退休的老人,带着自己的茶叶来交流;还有些家长,周末带孩子来体验这种不着急的节奏。大家坐在一块儿,话题从茶开始,慢慢就聊开了,有时候是工作上的烦心事,有时候是生活里的小发现。
主人不太刻意介绍茶叶多么名贵,反而更在意大家喝得是否舒服。他说好茶就像好朋友,相处起来应该是自在的。这话让我想起小时候在老家,邻居串门时随手递上的那杯茶,可能只是普通的绿茶,但那份随意和亲切,至今还记得。
天色渐晚,我准备离开。走出工作室时,手机提示音接连响起,重新回到快节奏的世界。但奇怪的是,心里却比来时平静许多。或许这就是兴化水韵茶坊品茗时光给我的礼物——学会了在忙碌中给自己留一杯茶的时间。下次路过,应该还会进去坐坐,不为别的,就为那片刻的安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