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石学生品茶工作室,黄石学子茶艺交流空间
最近路过学校后街的时候,发现巷子口新开了家挺特别的铺子——黄石学生品茶工作室。说真的,第一眼看到这个招牌就觉得挺新鲜,学生和品茶这两个词放在一起,莫名有种反差萌。
推门进去才知道,这儿和普通茶馆完全不一样。没有老气横秋的红木家具,取而代之的是原木长桌和懒人沙发,墙上挂着同学们自己画的山水画,书架摆着《茶经》和现代散文集。最让人惊喜的是,整个空间飘着淡淡的茶香,居然混着几分书卷气。
在这里遇见另一种校园生活
记得上周叁下午,我碰巧遇上他们的"春日茶会"。七八个同学围坐着,中间茶席上摆着叁套不同材质的茶具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正在讲他家乡的云雾茶,边说边演示怎么用盖碗冲泡。"你们看,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的样子,像不像春天刚发的嫩芽?"他这么一说,大家都凑近看,确实挺神奇的。
负责工作室的李同学告诉我,这里平时就是个自由交流的地方。有时候大家安安静静各自看书,偶尔抬头抿口茶;有时候又会像现在这样,热火朝天地讨论茶叶品种、冲泡手法。他说没想到现在年轻人对传统茶文化这么感兴趣,特别是很多理工科的同学,反而对茶道特别着迷。
我注意到靠窗的位置,总有几个同学带着笔记本电脑过来。问起来才知道,他们觉得在这里写作业效率特别高。"比起宿舍和图书馆,这儿的环境让人更容易静下心来。"一个正在写论文的女生这么说,"而且泡茶的过程本身就能让人放松,写累了就摆弄会儿茶具,算是劳逸结合吧。"
茶香里的青春故事
最让我触动的是上个月发生的趣事。有个大叁的男生,为了给心仪的女生准备生日礼物,特意来这儿学泡茉莉花茶。他连着来了一个星期,从烫杯、投茶到冲泡,每个步骤都练得特别认真。后来听说他成功了,姑娘特别喜欢那份亲手泡的茶,现在两人经常结伴来这儿喝茶。
黄石学子茶艺交流空间渐渐成了校园里的小小传奇。有时候下午路过,能看到同学们叁叁两两地坐在窗边,手里捧着茶杯,聊着学业、生活,或是未来的打算。茶香氤氲中,那些年轻的面庞显得格外沉静。这种画面,打破了人们对茶馆的传统印象,也让我看到了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全新互动方式。
现在工作室偶尔会举办茶文化沙龙,同学们自发分享各种有趣的茶知识。有人研究宋代点茶,有人专攻工夫茶,还有人在探索如何把现代音乐与茶道结合。这种自由的氛围,让古老的茶文化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
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在茶香中认真交流的样子,我突然觉得,或许传统文化的传承,需要的正是这样轻松自在的土壤。不需要正襟危坐,不需要严肃说教,就像这样在说说笑笑间,在杯盏交错中,美好的东西自然就留下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