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州附近人400元2小时,潮州本地人两小时400元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32:02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两天在潮州老城区转悠,听到不少街坊在聊“潮州附近人400元2小时”的事儿。说实话,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啥新出的旅游套餐,后来蹲在茶馆里听了半下午,才慢慢咂摸出点味儿来。

巷子口修鞋的林伯一边敲着鞋钉一边念叨:“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哟,我家租客前两天就约了个潮州本地人两小时400元,说是要学做粿条汤。”他笑着把锤子往工具箱上一搁,“要我说啊,这价钱放在二十年前能请叁个月帮工咯。”

藏在巷子里的生意经

沿着西马路往牌坊街走,遇见个摆凉茶摊的阿姨。她撩起围裙擦着手说:“这事不稀奇啦,我们这经常有外地人来找老师傅学手艺。昨天还有个深圳来的姑娘,专门花四百块请个阿姐教她腌咸菜呢。”她递过来一杯罗汉果茶,玻璃杯壁上凝着细细的水珠,“现在人都图个快,又想学真本事,这价钱自然就上去了。”

我端着凉茶站在骑楼下发呆,忽然有个戴斗笠的大叔推着自行车经过,车后座捆着两筐刚摘的竹笋。他听我在打听这事,把车支在榕树底下,掏出汗巾抹了把脸:“这价钱算公道啦!你要是去找真正的老师傅,人家还得看你是不是诚心学。去年有个汕头小伙非要跟我学破竹编,我晾了他叁天才点头。”

转角糖水铺的老板娘正在熬鸭母捻,锅里的糯米团子上下翻滚。她舀起一勺糖水尝了尝,转头插话:“现在找个靠谱的潮州附近人400元2小时可不容易。上次我侄女想学工夫茶,前后换了叁个师傅,最后一个在老爷子家里泡了整整七泡单丛,才把二十一式手法给学明白。”

这时候巷子深处传来叁弦声,原来是个老艺人在调试乐器。他小心地转动琴轴,头也不抬地说:“四百块两节课,我教人拉弦诗。现在年轻人能坐足两小时都不容易,上次那个学生学到一半总看手机,我把茶杯往桌上一搁,他就红着脸把手机收起来了。”

老手艺的新活法

路过一家木雕工作室时,看到个有意思的场景。穿着工装裤的年轻人正给游客演示刻刀技法,木屑纷飞间,一只凤凰的轮廓渐渐清晰。他停刀擦了擦汗:“我收徒弟也按这个价,但得先让他们磨叁天刻刀。现在人总觉得潮州本地人两小时400元太贵,可他们不知道,我这手功夫是跟着爷爷在作坊里蹲了十年练出来的。”

走到广济楼附近,碰见个带着相机的外地人。他翻着手机里的照片给我看:“我专门花钱请人带我去拍晨雾中的韩江。那师傅天没亮就带我爬上笔架山,等太阳升起那刻,整个江面浮着薄雾,对岸的湘子桥若隐若现。”他说着掏出钱包,里面还夹着张泛黄的地址纸,“值这个价钱,人家把压箱底的机位都告诉我了。”

夜色渐浓时,我在下水门边找了个肠粉摊。做肠粉的夫妇配合默契,老板娘利落地往蒸盘上浇米浆,随口说道:“现在连教做肠粉都成门生意了。前天有个江苏来的厨师,在我们这学了叁天,最后一天非要塞给我们八百块,说这两晚回去改良的配方,让他们店里生意好了叁成。”

走在回客栈的青石板路上,看见骑楼灯笼下聚着几个年轻人,正围着个银发阿婆学唱潮剧片段。阿婆用手打着拍子,年轻人跟着咿咿呀呀地学。晚风送来断续的唱词,混着淡淡的茉莉茶香,忽然让人觉得,这座古城里流动的,远不止是四百块钱两个小时的买卖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