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女子学院后街午后茶叙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45:43 来源:原创内容

石板路被午后的阳光晒得发烫,踩着人字拖的女生叁叁两两从学院侧门晃出来。她们挎着帆布包,发梢还带着刚洗过的湿润,说说笑笑地拐进后街那家没有招牌的茶铺。老板娘系着靛蓝围裙,正把刚烧开的水壶从炭炉上提起来,白蒙蒙的水汽瞬间模糊了橱窗上“凤凰单丛”的字样。

我总爱挑这个时间来。二楼靠窗的老位置,木桌边沿被磨得泛出暖光。玻璃杯里投一撮蜜兰香单丛,热水冲下去的瞬间,茶叶舒展开来的沙沙声特别好听。隔壁桌几个女生在分食一盘腐乳饼,酥皮渣掉在摊开的笔记本上,她们咯咯笑着用指尖蘸起来。

茶杯里的烟火气

老板娘端着茶食盘上来时,在我桌边停了会儿。“今天用的乌岽山春茶,”她用潮汕话慢慢说,“你尝尝,有山韵的。”我捧着杯子暖手,看楼下卖糖葱薄饼的小推车叮叮当当地经过。穿校服的中学女生踮脚买了一份,薄饼裹着糖葱咔嚓咬下去,碎屑落在衣襟上,她慌忙低头拍打。

这儿的凤凰单丛茶从来不用繁琐的工夫茶具,都是简单的玻璃杯。但茶叶却是实打实的,老板娘每年清明前后都要亲自跑一趟凤凰山。她说街上这么多学生,要是用劣质茶,舌头灵光的姑娘们第二天就不来了。玻璃杯里茶汤金黄透亮,蜜香绕着鼻尖打转,确实能喝出那股子山野气韵。

斜对角坐着个戴眼镜的女生,面前摊着英语真题集,保温杯里的茶已经续了叁次水。她偶尔抬头望望窗外发呆,笔杆在指间转来转去。这场景让我想起几年前自己也常这样,带着功课来这儿磨一下午。茶铺的木头椅子不算舒服,但总比图书馆让人放松。

后街的猫不知道第几次试图溜进来,被老板娘轻轻用潮汕话呵斥着赶出去。那只叁花猫也不怕人,蹲在门槛外慢条斯理地舔爪子。穿汉服的女生弯腰逗它,裙摆扫过青石板,发髻上的流苏轻轻晃动。

放学铃响过后,茶铺渐渐热闹起来。新来的女生们拼桌坐下,点一壶鸭屎香单丛,配着绿豆饼闲聊。她们讨论社团活动,抱怨专业课太难,偶尔压低声音说起某个学长的八卦。茶杯与碟子碰撞的清脆声响,混着零零碎碎的欢笑声,在茶香里浮沉。

夕阳西斜时,茶味渐渐淡了。老板娘开始收拾茶具,我把凉透的茶根倒进桌角的陶罐里。下楼时碰见熟识的学妹,她正拿着单反相机拍橱窗里的茶点:“学姐等等,这个光影特别好看。”我站在台阶上等她调整角度,看见茶铺门口那盏灯笼亮了起来,暖黄的光晕染在渐暗的暮色里。

转身走进后街渐浓的夜色,衣服上还沾着单丛茶特有的兰花香。我想明天大概还会再来,毕竟这条街上的茶香,早已成了记忆里最柔软的那部分。不远处学院的灯光次第亮起,像落在地上的一串星星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