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化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,车站旁小胡同游玩场所
刚到怀化那会儿,朋友说带我去个有意思的地方,我还在想火车站附近能有什么好玩的。结果他领着我往车站东侧走了不到十分钟,拐进了一条窄窄的小巷子。
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角的青苔绿得晃眼。刚下过雨,空气里飘着油炸糍粑的香味,还混着点潮湿的泥土味。巷子窄得两个人并排走都有些挤,但往里走几步,眼前突然就开阔了——原来里面藏着小吃街!
巷子里的烟火气
卖米豆腐的大姐动作麻利得很,舀一勺米浆倒进模具,再淋上辣油和花生碎。她说在这摆了二十年摊,好多老顾客搬走了还会专门回来吃。“别看我们这巷子不起眼,”她一边翻动着锅里的米豆腐一边说,“好多人都专门来找这个味儿呢。”隔壁卖糖油粑粑的大叔接话:“是啊,现在商场里的东西花样多,可都比不上我们这儿实在。”
再往里走,有个老爷爷在巷子拐角摆了个修鞋摊。他身后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鞋,像面五颜六色的旗。我凑近看了看,老爷爷正在补一只磨破了后跟的皮鞋,针线在他手里灵活地穿来穿去。“现在年轻人都不爱修鞋喽,”他头也不抬地说,“可是总有人舍不得扔,就像舍不得这条老巷子。”他说着指了指头顶晾晒的衣服,“住惯了,连衣服晒在这巷子里都觉得特别香。”
傍晚时分,巷子突然热闹起来。放学的小孩在青石板上追逐打闹,下班的大人拎着菜匆匆往家赶。有个阿姨在自家门口支起小桌卖酸萝卜,玻璃罐子里泡着红艳艳的萝卜片,看着就让人流口水。她说这是她奶奶传下来的手艺,用的是本地的红皮萝卜,泡出来的酸水特别清亮。
天色渐暗,巷子里的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来。暖黄的光晕洒在石板路上,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拉得老长。刚才还空着的几家小店,现在都摆出了小桌椅。有对年轻夫妻在巷尾开了家麻辣烫,汤底是用鸡骨架和猪骨熬的,老远就能闻到香味。
我坐在小凳子上等麻辣烫的时候,听见旁边几个老人在聊天。他们说这条巷子以前是通往车站的必经之路,后来大路修通了,这里就慢慢安静下来。“可是安静有安静的好,”一个戴老花镜的爷爷说,“现在这样多自在,想说话就说话,想发呆就发呆。”
麻辣烫端上来了,热气腾腾的。老板娘特意给我多舀了一勺汤,说天凉了喝点热汤暖和。我尝了一口,辣得直吸气,可是浑身都舒坦了。这时候再看这条小巷子,突然觉得它像个老朋友,不声不响地站在那里,等着懂它的人来发现。
走出巷子时已经快晚上九点了。回头望去,那些温暖的灯光在夜色里连成一片,像是给这条老巷子镀了层金边。车站的霓虹灯在远处闪烁,而这条安静的小巷依然保持着它自己的节奏。我想我明天还会再来,试试那家还没尝过的米酒店,再看看修鞋老爷爷今天又收到了哪些有趣的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