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克达拉学院外援女,学院外援女生风采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3:17:35 来源:原创内容

操场边的梧桐树叶被风吹得沙沙响,我靠在铁丝网上看她们训练。场上是可克达拉学院外援女队的姑娘们,汗水顺着发梢滴在塑胶跑道上,瞬间就被烈日蒸发了。

说实话,第一次听说“外援女”这个词时,我还以为是请来的职业选手。后来才明白,这些姑娘都是从其他学校过来交流的普通学生。不过她们训练起来那股劲儿,真不比专业的差。

清晨六点的跑道

上周叁我起个大早,想看看她们到底怎么训练的。天刚蒙蒙亮,操场上已经有人在跑圈了。穿蓝色运动服的女生跑在最前面,马尾辫有节奏地甩动着。她叫李雨晴,从江南一所大学交换过来的。

“刚开始特别不习惯,”她后来告诉我,“这里的风太干了,跑起来喉咙像着了火。”但现在看她跑步的样子,已经完全适应了。她说每天要比本地学生多练半小时,就为了跟上大家的节奏。

训练间隙,我看见她们围坐在跑道边上互相按摩小腿。有人从包里掏出家乡的特产分给大家,新疆的核桃、四川的牛肉干,还有山东的煎饼。这些小吃在她们手里传来传去,就像在举行什么特别的仪式。

教练悄悄跟我说,这些外援女生给队伍带来了不一样的东西。不只是技术,更像是一种新鲜的空气。她们把其他地方训练方法带过来,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热身动作,经过不同人的改编,就变得特别有意思。

记得有次训练赛,场上突然下起雨。本地的学生都有些犹豫,想着要不要暂停训练。可那几个外援女生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在雨中奔跑,还互相喊着“加油”。后来所有人都被感染了,那场雨中的训练反而成了最近效果最好的一次。

不过她们也会想家。有次我在食堂遇见雨晴,她正对着手机屏幕发呆。屏幕上是她家乡的樱花,开得正盛。“这时候我家那边满街都是香的,”她笑了笑,“但这里的天空特别高,晚上能看到很多星星。”

现在每次经过操场,我都会多看几眼。这些从四面八方来的姑娘,正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。她们带来的不只是体育技能,还有那种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努力绽放的精神。

夕阳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训练还没结束。看着她们在跑道上互相鼓励的样子,我突然觉得,这可能就是青春最好的模样——无论在哪儿,都要尽全力奔跑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