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州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,学生随叫200元随时服务
最近在林州的大学城里,总能听到这么一句话:“有麻烦就找学生啊,200块随叫随到!”起初我还不信,直到上周末电脑突然蓝屏,室友甩给我个电话号码:“试试这个,人家专业修电脑的。”
电话接通不到二十分钟,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就扛着工具包出现在宿舍门口。他利索地拆机检测,嘴里还念叨着:“主板供电问题,小事情。”期间他手机响个不停,有问能不能代取快递的,有约自习占座的。我好奇地问:“你这业务范围够广的啊?”他头也不抬地笑:“可不是嘛,我们这群人就是块砖,哪里需要往哪搬。”
校园里的万能帮手
深入了解后发现,这支“学生服务队”早成了校园里的隐形基础设施。有个大四学长专门做“考前急救”,他的笔记被同学们戏称为“及格法宝”。最神奇的是美术学院几个女生组建的“闪电小组”,从代画设计稿到临时模特都能接。上次运动会,有个班突然缺啦啦队,她们带着彩球十分钟就赶到操场,这事现在还是校园论坛的热帖。
记得有次在食堂遇到个穿着玩偶服发传单的男生,摘下头套才发现是金融系的学霸。他擦着汗说:“这活儿挺划算,两小时赚够叁天饭钱,比躺着打游戏强。”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他们的接单群,屏幕上订单刷刷滚动,有家长找家教的,有公司招临时翻译的,还有社区需要活动志愿者的。
这种学生随叫200元随时服务的模式之所以能扎根,说到底是因为它戳中了现实痛点。对学生们来说,时间相对灵活,课程间隙接个单,既不耽误学习又能赚零花钱。而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,比起正规公司动辄四五百的起步价,学生收费确实亲民许多。就像帮我修电脑的那个男生说的:“我们收的是辛苦钱,但解决的是急事儿。”
现在走在林州大学城,随处可见骑着电动车穿梭的身影。后座绑着快递箱的可能是去代取件的,背着乐器赶路的或许是去婚礼现场兼职的。这些年轻人正在用最直接的方式,把自己的知识、时间和精力变成实实在在的价值。或许这就是年轻人特有的生存智慧——在课本与现实之间,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