沧州大学城学生好联系吗,学生联系方便吗
最近有朋友问我,沧州大学城那边学生好不好联系?他孩子明年高考,想提前了解下学校的氛围。
说起这个,我倒是有些亲身经历。上周我去大学城那边找表弟,他就在那儿读书。本来约好下午两点在图书馆门口见,结果我提前到了,想着要不要打个电话催催。你猜怎么着?我刚拿出手机,就看见他骑着共享单车过来了,比约定时间还早了十分钟。
表弟跟我说,在大学城里,学生们基本上都挺方便的。教学楼、宿舍、食堂都在步行十分钟的圈子里,要是去稍微远点的商业街,共享单车遍地都是。而且现在大家都用微信群联系,有什么事在群里喊一声,比打电话还快。
学生之间的日常联系
我跟着表弟在校园里转了转,正好碰见他们社团在招新。几个学生站在路边,看见熟人就打招呼。有个女生远远地喊了我表弟一声,跑过来往他手里塞了张传单。“周六社团活动,别忘了在群里回复啊!”她说完就急匆匆地去追另一个同学了。
表弟笑着说,像这样的线下碰面其实挺多的。虽然现在手机确实方便,但毕竟大家都在一个园区里生活上课,经常能在食堂、操场或者自习室遇到。有时候约着一起去图书馆,在楼道里喊一嗓子,附近教室的同学都能听见。
不过他也提到,要是想联系其他学校的同学,就得专门跑一趟了。沧州大学城虽然叫“城”,但各个校区之间还是有点距离的。好在有校园巴士,十五分钟一班,票价才一块钱。
我在想,可能很多人问“学生好联系吗”的时候,心里真正惦记的是自家孩子。怕他们在新环境里孤单,找不到朋友。从这个角度看,大学城这种集中布局的模式,确实让学生之间的联系变得容易多了。隔壁宿舍的同学,楼上楼下的学长学姐,都很容易熟络起来。
那天傍晚我在食堂吃饭,看到一桌学生正在热烈讨论着什么。后来听表弟说,那是他们在准备创新创业大赛。其中一个同学原本不认识,就是在食堂吃饭时偶然聊起来的,发现彼此想法特别合拍,就组成了团队。
这么说来,学生之间的联系是否方便,不光要看通讯工具,还要看有没有合适的场所让大家自然相遇。教室、宿舍这些是必需的,但像食堂、咖啡厅、操场这些公共空间,反而更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交流。
临走时我又看了眼校园,夕阳下叁叁两两的学生正有说有笑地往宿舍走。有个男生骑着电动车,后座载着同学,两人还在争论刚才课堂上的问题。这种画面,或许能很好地说明学生之间的联系状况吧。
当然啦,每个学校具体情况可能不太一样。要是真想了解更详细的信息,建议直接去校园里转转,和学生们聊聊天。他们给出的答案,肯定比任何人说的都要真实生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