讷河约茶上课,讷河品茶学习体验
那天的阳光正好,透过老槐树的叶子洒在青石板上。朋友神神秘秘地发来消息:“要不要去讷河约茶上课?”我盯着手机屏幕愣了两秒——喝茶就喝茶,怎么还上课?
带着满肚子好奇,我按导航找到藏在老街深处的茶室。推开木门,茶香混着旧木头的味道扑面而来。穿棉麻衬衫的王老师正往茶壶里注水,动作慢得像在打太极拳。“别急,”他头也不抬,“先看这茶叶在热水里舒展的样子。”
原来所谓的上课,是跟着老师学怎么泡茶。王老师让我们轮流捏起一撮干茶,放在手心轻轻揉搓。“要听见茶叶睡觉的声音吗?”他笑着把茶叶凑到耳边,我们也跟着做——真的能听见细微的沙沙声,像春雨落在竹林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水第二次烧开时,王老师开始讲水温的讲究。滚水冲下去,茶叶像睡醒的精灵在杯中旋转。他教我们用手指试杯壁的温度,太烫会烫伤茶叶的“皮肤”。隔壁座的李阿姨学得最认真,她说平时泡茶都是抓把茶叶倒满水,从没想过连端茶杯的姿势都有讲究。
我捧着小小的品茗杯,突然想起小时候外婆也是这样喝茶。她总说“茶要趁热喝”,却从不告诉我该怎么喝。现在才明白,她那一代人的生活智慧,都藏在茶香里了。
第叁泡茶时,大家都放松下来。穿校服的高中生说起考试压力,退休的张老师聊起养花心得。茶桌成了交换故事的树洞,每个人都在热气袅袅中慢慢打开话匣子。这种讷河品茶学习体验,学的不仅是茶艺,更是找回生活的节奏。
王老师往紫砂壶里续水,动作依然不紧不慢。“你们看,茶叶沉到壶底的样子,像不像在思考人生?”大家都笑了,但盯着茶壶看久了,还真觉得这些漂浮的茶叶各有各的姿态。
临走时,李阿姨说要买套茶具回家练习。王老师送我们到门口,月光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走在回程的路上,手里还留着茶香。这条老街上亮着暖黄的灯,恍惚间觉得,我们刚才上的不只是一堂茶艺课,而是给忙碌生活按下的暂停键。
后来我又去过几次,有时带新朋友,有时自己去。每次推开那扇木门,都像打开另一个时空。茶还是那样的茶,水还是那样的水,但每次的讷河约茶上课,都能品出不同的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