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州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彭州小巷中的150元情缘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9:05:32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条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个人并肩走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。巷口修鞋的老张头说,他在这儿坐了叁十年,见过巷子里最贵的爱情——那姑娘嫁人时,八辆轿车排到街口。也见过最便宜的,就是小陈和小王这对,全部家当加起来,刚够在巷子尾租间十平米的房。

小陈在隔壁街理发店当学徒,小王在超市收银。两人最大的奢侈,是每周五晚上那顿火锅粉——街角老王家的,一份正好150元。不是不想吃贵的,是工资发下来,交完房租水电,剩下的刚够生活。有次小陈多剪坏一个头,被扣了五十,那个周五他们只好分吃一碗方便面。

150元能做什么

放在成都春熙路,可能刚够买支口红。放在他们这里,却是整周的盼头。那家火锅粉店也怪,开了十几年,从不涨价。老王说看惯了巷子里年轻人的不容易,他这锅汤能暖一个是一个。辣子放得足,牛肉片给得实在,最重要的是,那口热腾腾的锅端上来时,让人觉得日子还有奔头。

记得有回冬天,小陈发烧硬撑着去上班,就为全勤那一百块奖金。小王下班找过来,看见他给人洗头时手都在抖。那晚他们还是去了老王那儿,破例点了最贵的套餐。小陈哑着嗓子说浪费钱,小王把肉全夹到他碗里:“吃饱了病才好得快。”后来小陈说,那碗粉是他吃过最难忘的。

巷子里的邻居们都挺喜欢这小两口。楼上的李阿姨常偷偷塞些自己种的青菜,楼下小卖部老板进饮料时,总会留两瓶小陈爱喝的橙子味汽水。这片老城区就这样,大家都不宽裕,但谁家有难处,能帮一把是一把。有次停电,整条巷子点起蜡烛,各家把晚饭端到巷子里一起吃,倒像过年似的热闹。

现在他们还在那巷子里住着,小陈出师了,自己开了个小理发店。小王调去了总部,工资涨了些。上周路过老王的店,发现招牌换了,一问才知老王儿子结婚,老两口回老家带孙子去了。新老板是老王的外甥,菜单上价格没变,还是那份150元的火锅粉最受欢迎。

巷子要拆的消息传了两年,至今还没动静。或许这样也好,让那些刚来这座城市的年轻人,还能找到个落脚的地方,还能用150元,买到一个温暖的夜晚,和继续走下去的力气。就像那晚小陈说的,等他们搬进新房子,最想念的恐怕就是这窄窄的巷子,和巷子里这份简单却实在的温暖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