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尔山90分钟不限次工作室,阿尔山不限次数90分钟工作室
这几天朋友圈里总刷到阿尔山90分钟不限次工作室的消息,说实话,刚开始看到这个名头我也挺纳闷的。工作室不都是按课时收费的吗?这个"不限次"有点意思,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老家河里游泳,一块钱能玩到太阳下山。
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我上周六去了一趟。位置挺好找,就在白桦林街转角那栋灰砖小楼里。推开门,和我印象中那种严肃紧张的工作室完全不同——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草木香,角落里的加湿器吐着细细的白雾,几个年轻人正凑在一张长木桌前低声讨论着什么,那氛围更像是个温馨的社区客厅。
原来创意可以这样玩
负责人小刘给我倒了杯热茶,笑着解释他们的模式:"很多人觉得创作需要大块完整的时间,其实不然。有时候灵感就是那么十几分钟的事。我们这里,你交一次费,可以在90分钟内自由进出各个创作区域,写作卡壳了就去陶艺区捏会儿泥巴,画素描累了就到音乐角弹弹吉他。"
这个阿尔山不限次数90分钟工作室的概念让我眼前一亮。现代人最缺的不是时间,而是专注的状态。在这里,我亲眼见到一个戴眼镜的姑娘,先在写作区写了四十分钟小说,然后转到手作区做了个皮具钥匙扣,最后又回到电脑前文思如泉涌。她说这种切换让她的大脑始终保持新鲜感。
最让我惊讶的是价格。按次计费的话,单独体验陶艺或音乐都要百来块,而这里的一次性收费能体验所有项目。坐在我旁边的李阿姨是常客,她边给画布上色边说:"退休后总想学点什么,别的地方按课时收费压力大,这里随性,画坏了也不心疼。"
二楼的光影室正在举办小型摄影展,所有作品都出自这里的会员。摄影师小王告诉我,他的获奖组照就是利用零散时间在这里完成的:"有时候午休过来拍半小时,下班再来修图四十分钟,这种碎片化创作反而让作品有了不同的节奏感。"
现在明白为什么阿尔山90分钟不限次工作室能在年轻人中火起来了。它不只是个场地,更像是个创意孵化器。那天离开时,我看到前台小黑板上写着今日主题"迁徙的鸟",不同区域的会员正在用各自的方式诠释这个主题——写诗的、编曲的、做装置艺术的,热闹得像个小型的艺术集市。
回家的路上我在想,也许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地方,让被切割的时间碎片重新变得有价值。毕竟好的创意就像山间的清泉,它需要自由流淌的空间,而不是被严格圈定在某个时间段里。这种模式能给忙碌的都市人带来怎样的改变,或许值得更多人亲自来感受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