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城港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防城港叁百元的情感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1:22:14 来源:原创内容

码头边的偶遇

那会儿我刚把货车停在防城港码头附近的停车场,海风裹着咸腥味一个劲儿往驾驶室里钻。已经是第叁天没接到像样的活儿了,心里正盘算着这个月的车贷,就看见她站在路边,一只手挡着太阳,另一只手轻轻挥动着。我把车缓缓靠过去,摇下车窗。她凑过来问:“师傅,去东兴吗?叁百块。”我还没来得及点头,她又轻声补了半句:“……包接包送。”

她坐进副驾驶的时候,带进来一股淡淡的茉莉香,和车里的柴油味形成了奇怪的对比。我注意到她手里紧紧攥着个塑料袋,里面装着几件迭得整整齐齐的童装。路上车不多,我们都沉默着。直到过了跨海大桥,她才突然开口:“给孩子买的,明天是他生日。”这句话像是解释,又像是自言自语。我“嗯”了一声,从后视镜里看见她嘴角微微上扬。

快到东兴时,她接了个电话。“快到了,妈妈快到了。”声音突然变得柔软,那种柔软让我想起海边刚捞上来的水母,透明而易碎。挂掉电话后,她主动说起在防城港附近300块钱的爱情——她说她每周都要这样跑两趟,在港口区的一家制衣厂打工,孩子放在东兴由老人带着。叁百块,刚好是往返的路费和能给家里买点像样菜的钱。

车停在村口的老榕树下,一个五六岁的男孩飞奔过来扑进她怀里。她掏出塑料袋里的新衣服,在孩子身上比划着,笑得特别真实。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,这叁百块的路费里,装着多少说不出口的牵挂。防城港叁百元的情感故事从来不是浪漫小说,而是这样实实在在的生活。

回程时她睡着了,头靠在车窗上。我调小了收音机的音量,忽然觉得这趟活儿接得挺值。快到防城港时她醒了,不好意思地擦擦嘴角,从包里掏出个橘子非要塞给我。“自家种的,甜。”她说。我剥开橘子,确实很甜,那种甜一直渗到心里去。

后来她成了我的常客,每周五下午准时在码头边等我的车。我们渐渐熟悉起来,她会跟我说说孩子的成绩,说说厂里的趣事。有次她突然说:“李师傅,你知道吗,我这辈子最远就去过东兴和防城港。”我说挺好的,这两个地方靠海,有海的地方就有盼头。

入秋后的一天,她照常坐我的车。车开到半路,她突然说今天不去东兴了,要去防城港的珠宝店。我愣了一下,从后视镜里看见她眼睛红红的。“孩子他爸回来了,说是在外面赚了钱。”她声音很轻,“要带我们去南宁生活。”我点点头,说了声“好事啊”,然后我们都沉默了。

那是我最后一次载她。在珠宝店门口,她坚持多付了五十块钱,说这些日子麻烦我了。我看着她走进珠宝店,有个男人在门口等她,手里也提着个塑料袋,不过是印着周大福标志的袋子。我发动车子,发现座位上落了她的一只手套,洗得发白,但很干净。

现在每次路过那个码头,我还是会习惯性地放慢车速。海风还是那个味道,只是再也没见过那个挥手的身影。有时候我会想,在防城港附近300块钱的爱情里,装着的可能是一个母亲的整片天空。而那片天空,曾经在我的货车里,短暂地停留过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