叁沙100米内附近的人,叁沙百米范围内居民
坐在前往叁沙的船上,咸湿的海风迎面吹来,我不由得在想,那些生活在叁沙岛礁上的居民,他们的日常究竟是怎样的呢?尤其是那些就住在海岸线百米范围内的人家,推开门窗就是无垠的南海,这种生活,恐怕和我们内陆人的想象完全不同吧。
到了永兴岛,我遇到了一位姓陈的老渔民。老陈的家,离海边可能还不到八十米。他笑着说,我们这些“叁沙100米内附近的人”,日子过得其实很简单,但也挺特别。早上醒来,不是被闹钟吵醒,而是被海浪声和海鸥的叫声唤醒。窗户一开,那股带着点儿腥味又特别清新的海风就灌满整个屋子,提神醒脑得很。
海就是我们的田
“对我们这些叁沙百米范围内居民来说,海就是田,就是生计。”老陈一边修补渔网,一边慢悠悠地说。他的皮肤被海风和日光烙成了古铜色,皱纹里仿佛都藏着故事。他告诉我,别看现在有补给船,但他们还是习惯性地向大海索取日常所需。什么时候出海,去哪里下网,那都是祖辈传下来的经验,看天色,看潮水,心里自有本账。
有时候想想也真是,我们买个菜还得去超市,他们呢,家门口这片蔚蓝就是最大的菜市场。当然,老陈也坦言,现在年轻人想法多了,不少人更愿意去海口、叁亚找活儿干,像他这样一辈子守着这片海的老家伙,是越来越少了。话语间,能听出他的一丝留恋,也有一丝对未来的不确定。
除了出海,岛上的生活节奏很慢。下午两叁点,太阳最毒辣的时候,大家多半都在家里歇着,或者聚在椰子树荫下聊天、下棋。邻里关系特别亲近,谁家做了点好吃的,都会给旁边几家端一碗过去。毕竟,在这不算大的地方,能住下来做邻居,那就是缘分。
傍晚是岛上最美的时候。暑气慢慢消散,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,波光粼粼的。很多“叁沙100米内附近的人”都会出来散步,沿着海滩走走,或者坐在礁石上看日落。孩子们在沙滩上追逐打闹,笑声能传出去老远。那种安宁和惬意,是在大城市里花钱也买不到的。
当然,这种与海为邻的生活也并非总是诗情画意。台风季来临的时候,那可是真正的考验。老陈说,那时候风声像野兽在咆哮,海浪能直接拍到屋檐下。所有“叁沙百米范围内居民”都必须提前做好万全准备,加固门窗,储备好淡水和食物,时刻关注着预警信息。大自然温柔的时候像母亲,发怒的时候,也着实让人敬畏。
如今,岛上变化也很大。新的楼房建起来了,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,网络也通了。很多人家装了空调,夏天没那么难熬了。但老陈说,有些东西没变,比如夜晚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,比如海水拍岸那永不停歇的声音,还有左邻右舍之间那份淳朴的情谊。
临走时,老陈站在他家门口向我挥手,身后就是他守护了一辈子的南海。这片蓝,对于游客来说是风景,但对于他们这些“叁沙100米内附近的人”而言,是家园,是生命里最深沉的底色。他们的生活,就这样日复一日,与潮汐共呼吸,简单,却也充满了陆地上难以体会的坚韧与广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