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城150的爱情在哪条街,麻城150的爱恋在哪条街
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。昨天在面馆吃热干面,隔壁桌两个阿姨边挑面条边聊天,声音不大不小正好飘进我耳朵里。"你说麻城150的爱情在哪条街啊?我家闺女非说要去找找..."穿花衬衫的阿姨这么一问,倒把我给问住了。
我放下筷子仔细琢磨。麻城150?听起来像是个老地址,或者是什么特殊代号。现在年轻人总喜欢给地方起些浪漫的代号,就像我们当年管人民广场第叁个长椅叫"缘分角"似的。这麻城150的爱情,说不定就是他们给某条小巷子起的新名字。
记忆里的蛛丝马迹
说来也巧,今天早上路过老城区,我特地放慢脚步。青石板路被晨光镀了层金边,卖豆浆的铺子冒着热气。我在十字路口站了会儿,突然想起二十年前,这条解放路好像就叫150号街。那时候街角有家唱片行,总放邓丽君的歌,不少年轻男女在那儿相遇。
现在的解放路完全变了样。唱片行早就变成了奶茶店,但奇怪的是,门口依然总是聚着些年轻人。他们捧着奶茶说说笑笑,和当年在唱片行门口等人的情侣们神态特别像。难道说,麻城150的爱恋在哪条街这个问题的答案,从来不是具体某条路,而是这种让人心动的感觉?
我又往南走了两条街。这边更老些,墙上还留着八十年代画的宣传画。一位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爷子告诉我,他在这住了六十年。"爱情在哪条街?"他笑着摇头,"我们那会儿啊,整个麻城都是谈恋爱的地儿。纺织厂下班铃一响,满街都是等对象的年轻人。"
这话让我愣了半天。是啊,或许我们太执着于找个具体地址了。就像有人问麻城150的爱恋在哪条街,可能真正想找的不是某条街道,而是那种让人心跳加速的氛围,那种看见喜欢的人从街角走过来时,手心微微出汗的感觉。
下午我特意去了新建的商业步行街。果然,在中心花坛旁边,我看到了很有趣的一幕——叁五成群的大学生正在做街头采访,问的正是"你觉得麻城最浪漫的街在哪里"。有个扎马尾的女生说,她觉得是师范学校后门那条种满梧桐树的小路;另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则认为,是晚上亮起星星灯的河滨步道。
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,每个年代的人,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"爱情街"。可能是父母辈的工厂大院,可能是我们这代的唱片行,也可能是现在年轻人的奶茶店。地址会变,店铺会换,但那种青涩又甜蜜的感觉,却一直在麻城的某条街上流转。
走到巷口时,夕阳正好把影子拉得老长。我看见隔壁单元刚下班的小伙子,正站在报亭旁边等人,手里拿着两杯奶茶,时不时整理一下衣领。这个画面突然让我明白了——无论时代怎么变,当一个人开始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,怀着期待在某个街角等待另一个人时,那条街,就在那一刻变成了独属于他的麻城150的爱情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