郴州站街快餐约学生,郴州路边简餐邀学子
路过郴州火车站附近那条老街时,我忽然想起前几天朋友提起的趣事。他说这条街上总能看到叁叁两两的学生模样年轻人,站在沿街小吃摊前边吃边聊。这让我想起网上那个流传的说法——郴州站街快餐约学生。其实说白了,就是学生们放学后约着在路边摊解决晚饭。
傍晚五点半,正是放学时分。穿着校服的学生们像潮水般从巷口涌来,熟门熟路地聚在各个小吃摊前。“老板,老样子!”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朝着煎饼摊喊道。摊主阿姨头也不抬,手上利落地摊着面糊,嘴里应着:“知道知道,加两个蛋不要香菜。”
路边摊的烟火气
炸串的油锅滋啦作响,炒粉的铁锅蹿起半米高的火苗。学生们围在摊前,七嘴八舌地点着单,时不时互相打趣。“你今天数学作业写完了没?”“等会儿借我抄抄?”这样热闹的场景,让我忽然理解了什么叫郴州路边简餐邀学子——这些摊贩用飘香的饭菜,把饥肠辘辘的学子们都吸引了过来。
我凑近一个卖煲仔饭的摊位,老板正忙着往砂锅里码放腊肠。“这些孩子啊,都是老主顾了。”他一边往锅里淋酱汁一边说,“有些从初中吃到高中,都知道他们爱吃什么口味。”锅盖掀开的瞬间,蒸汽混着米香扑面而来,几个学生不约而同地咽了咽口水。
有个男生特别健谈,他告诉我在这条街上吃饭已经成为他们这群人的日常。“比食堂好吃,比餐馆便宜。”他掰着手指头数,“最重要是自在,能边吃边聊。”他说有时候考试没考好,来这儿吃碗热乎的米粉,和同学说说话,心情就好多了。
天色渐渐暗下来,路灯一盏盏亮起。摊位上的照明灯在夜色中连成一片温暖的光带。学生们陆续吃完离开,摊主们也开始收拾家伙。这条白天普普通通的街道,在傍晚时分因为这些年轻的身影而变得生机勃勃。
我想,所谓郴州站街快餐约学生,说到底不过是年轻人寻找属于自己的小天地。在课业压力之外,在标准化的食堂饭菜之外,他们需要这样一个地方——能自由选择想吃的味道,能畅快地聊天说笑,能在成长路上稍作停歇。而这些看似普通的街边小摊,正好成了他们暂时的避风港。
离开时我又回头望了一眼,最后几个学生正帮着摊主收拾桌椅。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重复,平淡,却透着生活的温度。也许很多年后,这些学子会怀念起在郴州街头,和同学们一起吃过的那些简单却温暖的晚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