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都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,扬州少年家教一小时50元
最近在江都的家长群里,有个话题特别火:一个14岁的初叁学生,居然靠着做家教每小时能挣50块钱。这事儿听着挺新鲜的不是?毕竟在我们印象里,能当家教的一般都是大学生。
我第一次听说这事,是从邻居张阿姨那儿。她家儿子正上初二,数学老是跟不上。有天她神秘兮兮地跟我说:“你知道吗?我请了个小老师,就比我家孩子大两岁,可教得特别好!”我当时还挺纳闷,这不是让孩子教孩子吗?能行吗?
意想不到的效果
过了半个月,我又遇见张阿姨,她整个人都乐呵呵的。细问才知道,她儿子这次月考数学提高了二十多分。“你是不知道,那小老师讲题特别有耐心,两个孩子还能聊到一块去。我家那小子以前补课老是走神,现在可积极了。”
这事儿让我琢磨了很久。你说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?我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,还整天想着玩游戏呢。可这个江都14岁的学生,不光自己学习好,还能把知识变现,帮助同学提高成绩。这不,现在扬州少年家教一小时50元已经成了不少家长讨论的话题。
我特意打听了一下,这个学生叫小李,在江都实验初中读书。他妈妈跟我说,起初就是帮同桌讲讲题,后来同学家长听说他教得好,非要给钱请他当家教。“我们本来不想让孩子这么早就接触挣钱的事,但看他教得认真,对方孩子也确实进步了,这才同意试试。”
小李的教学方法也挺特别。他不用什么高深的教学理论,就是把自己怎么理解题目的过程原原本本地讲出来。比如一道几何题,他会说:“我刚开始也看不出辅助线该画在哪儿,后来发现只要把这个角和那个角联系起来就好办了。”这种实实在在的解题思路,反而让同龄人更容易接受。
现在小李每周只教叁个学生,都是通过同学家长介绍的。他说这样做既能挣点零花钱,又能巩固自己的知识。“给别人讲题的时候,我自己也得先想明白,这其实是在逼着自己学得更扎实。”
当然也有人质疑:这么小的孩子当家教,能靠谱吗?但从小李的教学效果来看,这种同龄人之间的辅导,反而消除了代沟。他不会摆出大人的架子,更了解同龄人在学习中常犯的错误,教起来特别有针对性。
现在在扬州,像这样的小老师还挺受欢迎。不少家长觉得,花50块钱请个大学生,可能还比不上请个刚经历过中考的学霸。毕竟这些孩子的方法更贴近现在的考试要求,而且收费也比专业培训机构便宜不少。
不过话说回来,小李妈妈也提到了他们的规矩:绝对不能影响自己的学习,每周最多教六个小时。“我们还是学生,主要任务就是学习。做家教既是帮助别人,也是锻炼自己,但绝不能本末倒置。”
这种新兴的家教模式,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思考。教育的本质是什么?也许不光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心灵的沟通。当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坐在一起,一个倾囊相授,一个虚心求教,这种画面本身就挺美好的。
就在上周,我又听说小李带着他辅导的那个学生,两个人一起考进了年级前五十。这个消息在家长群里又引起了热议。有人开玩笑说,这50块钱花得真值,既提高了成绩,还给孩子找了个学习伙伴。
随着中考临近,找小李补课的人更多了。但他还是坚持最初的原则:每周不超过六个小时,而且要挑选真正需要帮助的同学。这种懂得取舍的态度,在很多成年人身上都不多见。
或许,这就是新时代青少年给我们的启示:年龄从来不是能力的限制,真诚和实力才是最重要的。当我们在为孩子的未来焦虑时,他们已经在用自己的方式,摸索着前进的道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