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安品茶上课工作室,大安茶艺学习交流空间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7:14:44 来源:原创内容

每次路过那家藏在梧桐树下的“大安品茶上课工作室”,总能看到暖黄的灯光下,几个身影围着茶桌轻声交谈。上周二,我终于推开了那扇总想进去看看的玻璃门。

一位穿着素色棉麻衫的姑娘迎上来,没有急着介绍课程,而是先递来一杯刚沏好的凤凰单丛。她说:“您先闻闻看,是不是有股淡淡的兰花香?”

在这里,茶不只是茶

和我想象中正襟危坐的课堂完全不同。工作室的主人林老师是个风趣的中年人,他边烫洗茶具边说:“咱们这儿不搞那些玄乎的茶道表演,就想让大家知道,喝茶本来就是件轻松快乐的事。”

他教我们认茶时打了个比方:“你看这乌龙茶,像不像会变魔术?同一棵茶树,做轻发酵就是清香型,重发酵就成了浓香型——跟人似的,换个环境就换个性格。”

最让我惊讶的是,这个工作室的学员什么人都有。有每天穿西装打领带的金融男,有带孩子来的年轻妈妈,甚至还有几个大学生。大家围坐在原木茶台前,那些社会身份好像都暂时放在了门外。

记得第一次练习冲泡时,我的手抖得厉害。旁边的大姐笑着说:“没事儿,我头回比你还紧张呢。茶又不会笑话咱们。”那句话瞬间让我放松下来。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现在我已经上了叁节课,慢慢明白了为什么这里要叫“大安茶艺学习交流空间”。重点真的在“交流”这两个字上。上周六下午,我们五六个人一边品着不同年份的普洱,不知不觉就聊了两个多小时。

刚退休的王老师带来了她收藏的80年代老茶砖,做滨罢的小张则分享了他用数据分析茶叶冲泡参数的心得。林老师偶尔插几句话,但更多时候是笑着看我们争论“到底第叁泡更好喝还是第四泡”。

这种氛围挺奇妙的——在别的地方花多少钱也买不来。现在年轻人总说“找搭子”,在这儿,你很容易找到“喝茶搭子”,而且这些朋友可能和你的工作、生活圈完全不一样。

忘了说,这里还有个很有趣的传统。每次新茶到货,林老师都会在群里发个简单的通知,谁有空谁就来。没有固定流程,就像老朋友们约着喝个下午茶。这种随意又温暖的感觉,反而让大家更愿意常来看看。

昨天我又去了工作室,正好遇上他们在试今年的春茶。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,屋里茶香氤氲。看着玻璃壶中舒展开的茶叶,我突然觉得,这个空间就像这些茶叶——给忙碌的生活添了点温度,也让陌生的邻里变得熟悉。或许,这就是越来越多人选择来大安品茶上课工作室坐坐的原因吧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