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火车站附近站街,周边街区见闻
夜幕下的车站一隅
傍晚六点,苏州火车站出口的灯次第亮起。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广场上,看着人群像潮水般涌向地铁口。离末班车还有两小时,便决定在附近街区走走。
穿过新建的购物中心,拐进一条老巷。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两旁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。水果摊的喇叭循环播放着"本地西瓜甜得很",修鞋老师傅正收拾着摊子。这时,几个倚在电线杆旁的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。
她们看起来叁十出头,穿着寻常的连衣裙,手里攥着手机。每当有独行的男性经过,她们便会稍稍站直身子,目光追随着对方,直到那人走远才恢复原来的姿势。有个穿碎花上衣的女人始终望着对面商铺的霓虹灯发呆,手指无意识地卷着衣角。
市井生活的另一面
我在巷口的馄饨店坐下,要了碗荠菜馄饨。老板娘下馄饨时和我搭话:"这条巷子白天是菜市场,晚上就换了一批人。"她朝窗外努努嘴,"都是讨生活,不容易。"
正说着,看见两个女人凑在一起分食煎饼果子。高个儿的从纸袋里小心地掰下一半,矮个儿的接过时笑了笑。这个瞬间让她们看起来就像刚下班的普通女工。或许白天她们确实有着其他身份——餐厅服务员、超市收银员,或者家政钟点工。
路灯忽然亮了起来,巷子里的光影顿时分明。有个戴帽子的男人在她们面前停下,低声交谈几句后,两人前一后往巷子深处走去。剩下的几人依旧站在原地,有人开始补妆,有人不停地看手机时间。
我想起多年前这条巷子是苏州有名的裁缝街,外婆曾带我来这儿做过年衣裳。如今裁缝铺只剩两家还在营业,玻璃窗里挂着几件成衣。时代在变,街巷的功能也在悄悄改变。
夜归人的剪影
馄饨店陆续来了些食客,多半是刚下火站的旅客。有个大学生模样的男孩好奇地张望巷子,被同伴拉着匆匆离开。对面楼上传来练琴声,断断续续的《茉莉花》飘荡在暮色里。
九点过后,巷子里的人渐渐少了。水果摊开始收摊,修鞋匠早已不见踪影。那几个女人也叁叁两两地离开,碎花上衣的女人最后一个走,她站在巷口打了通电话,然后朝公交站走去。
我结账时,老板娘正在擦桌子。"她们月底交房租时就特别着急。"她突然说道,又像是自言自语。这句话让我在原地站了一会儿。
走回火车站的路上,新建的商业体灯火通明。网红奶茶店前排着长队,外卖骑手在人群中灵活穿行。回头看那条老巷,它静静地卧在高楼投下的阴影里,像另一个平行世界。
候车室的电子屏显示列车开始检票。我拉起行李箱,最后望了眼窗外的城市夜景。那些明亮的、昏暗的、喧闹的、寂静的角落,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完整模样。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,与生活周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