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鸡大学城哪个胡同便宜,附近哪条巷子实惠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6:46:43 来源:原创内容

宝鸡大学城哪个胡同便宜,附近哪条巷子实惠

刚走到文理学院东门那条路,就看见叁五成群的学生拎着小吃边走边聊。空气里飘着烤冷面的酱香和铁板豆腐的焦香,有个穿卫衣的男生正跟摊主讨价还价:"阿姨,多加片生菜呗!"这熟悉的场景让我想起当年读书时,也总爱钻巷子找便宜美食。

要说大学城周边哪儿最实惠,得往生活区后头走。沿着石鼓路走到第二个红绿灯右拐,会看见两排老居民楼夹着的小巷。巷口修自行车的大爷在这儿摆了二十年摊,他指着褪色的蓝招牌说:"学生们都管这儿叫'彩虹巷',倒不是真有什么彩虹,是这七家小馆子价廉物美。"

最里头的"王家粥铺"总冒着热气。五块钱的南瓜粥用搪瓷盆装着,老板娘会顺手加勺自家炒的芝麻粉。隔壁麻辣烫店冰柜里整整齐齐码着二十种菜品,穿校服的女孩正数着竹签结账:"才九块叁?"老板娘擦着围裙笑:"学生价嘛,豆皮少算你五毛。"

转过弯有家没有门头的饺子馆,玻璃上贴着"现包现煮"的红字。透过水汽氤氲的窗户,能看见叁个阿姨坐在矮凳上包饺子,馅料堆得冒尖。韭菜鸡蛋馅的十块钱十五个,刚出锅的饺子薄皮大馅,蘸着蒜泥醋吃,总能让人想起家里的味道。

巷子中段并列着叁家水果摊。戴草帽的大叔把西瓜切成月牙状摆在小车上,红瓤上凝着水珠。"同学尝一块?"他拿起不锈钢夹子敲敲价牌,"比超市便宜两块哩。"几个女生围着草莓筐挑选,篮子里满满当当也就二十来块。这时节杨梅正当季,紫红色的果子装在透明盒子里,每盒都多塞了五六颗。

修鞋摊旁边的旧书店其实也算个宝藏。掉漆的木架上堆着二手教材,有些书页间还留着荧光笔的划痕。《高等数学辅导》封面上贴着"五元"标签,老板正给书包防尘膜:"买书送笔记,上学期年级第一的。"两个男生在书架间翻找,突然举着本《摄影构图》欢呼:"找半年了!居然才八块!"

夕阳西下时巷子最是热闹。炒饭摊的灶火窜起半尺高,穿围裙的师傅单手颠锅,鸡蛋和米饭在铁锅里翻飞。穿轮滑鞋的外卖小哥在人群中穿梭,车把上挂着的餐盒晃悠悠的。有个男孩站在烤红薯的炉子前搓手,老板掀开铁皮盖,挑了个裂皮的递过去:"这个糖心足,算你叁块。"

这些藏在巷子里的烟火气,或许比商场里的连锁店更让人留恋。它不光是便宜实惠,更像是大学生活里温暖的注脚——那些用有限的生活费发掘美食的日子,那些在旧书里发现前人心得时的惊喜,都会成为青春记忆里发着光的碎片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