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施400元两小时约人,附近人两小时400元
一次深夜的临时起意
那天晚上刷着手机,屏幕的光映得眼睛发酸。也不知道是怎么划拉的,就看到了“恩施400元两小时约人”这几个字,心里咯噔一下。这标题,够直白的。我手指停在那儿,脑子里闪过一堆念头:这到底是干嘛的?陪玩?带路?还是什么别的?主要是“约人”这说法,现在网络上意思太多了,让人忍不住琢磨。
说实在的,第一反应是有点好奇,甚至带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期待。四百块,两小时,在恩施这种城市,不算便宜了。要真是那种服务,是不是也太明目张胆了点?可转念一想,万一是我想歪了呢?可能就是单纯的本地向导,带你快速逛逛景点,或者陪你聊聊天解解闷?这价格,好像也说得过去。
忐忑不安的尝试
抱着一种“试试看,不行就跑”的心态,我最后还是通过平台上留的联系方式发了信息。没几分钟,那边就回了,声音听着挺年轻,是个小伙子,说话干脆利落。他直接问我有什么需求,是想逛逛还是有什么别的安排。我含糊地说就是想找个本地人带着转转,熟悉一下环境。
他报了个地址,就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便利店门口见面。挂了电话,我心里还在打鼓,这“附近人两小时400元”的约定,到底会是个什么情况。赴约的路上,脑子里跟放电影似的,想象了各种可能出现的场景,好的坏的都有,甚至有点后悔自己的冲动。
到了地方,果然看见个穿着冲锋衣的年轻人靠在电动车旁边等着,看着挺精神,不像什么乱七八糟的人。他见到我,笑了笑,也没多寒暄,直接进入正题,问我打算怎么安排这两个小时。
意料之外的收获
我说我也不知道哪儿好玩,他就提议带我去老城区转一转,不走游客常走的那几条街,去看看本地人真正生活的地方。我想了想,也行,反正就是体验一下。
这一路上,他骑着电动车载着我,在那些窄窄的巷子里穿行。哪儿有家做了几十年的豆皮老店,哪个拐角的墙上还留着几十年前的标语,哪户人家院子里的柚子树是全街最甜的,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。还停下来买了两个烤红薯,分我一个,热乎乎的,甜得很。
他跟我讲他就在恩施长大,大学毕业后回来,平时有正式工作,空闲时就做做这个,算是兼职。他说很多人看到“恩施400元两小时约人”这种信息,都会想歪,但其实他就是想带外地人看看一个更真实的恩施,不是景区里那种,而是充满烟火气的故乡。
消失的时光与价值的思考
我们穿行在那些布满青苔的台阶上,听着不知从哪家窗户飘出来的电视声,闻着晚饭时分各家各户传来的饭菜香。两个小时,不知不觉就过去了,快得让人惊讶。临走时,我按约定把费用转给他,心里突然觉得,这“附近人两小时400元”,花的挺值。
这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,更像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,偶然遇见了一个愿意和你分享他生活记忆的朋友。他卖的不是时间,而是一个视角,一种体验。回酒店的路上,我一直在想,在这个什么都能明码标价的时代,有些体验的价值,确实很难用常规的标准去衡量。
后来我又在恩施待了两天,也去了那些着名的景点,但印象最深的,反而还是那两个小时在老城巷弄里的穿梭。那种感觉,很真实,也很温暖。这次经历让我明白,有时候跳出常规的思维框架,或许真能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