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伦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邻近街角200元一回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16:32:19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个黄昏的转角

那天傍晚刚下过雨,空气里还飘着潮湿的泥土味儿。我拖着行李箱从海伦火车站出来,有点茫然地站在广场上。手机没电了,兜里就剩几张零钱。本来约好接站的朋友迟迟没露面,我心里开始发慌。

旁边有个卖烤红薯的大爷,我凑过去想问路。他正忙着给顾客找零,头也不抬地往右边指了指:“顺着这条巷子直走,第二个路口右转就行。”我道了谢,拖着箱子往那条窄巷里走。巷子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,墙皮斑驳,空调外机滴滴答答往下滴水。

越往里走光线越暗,只有几家小卖部亮着昏黄的灯。走到第二个路口,我刚要右转,突然从角落里冒出个人影。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,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,脸上带着窘迫的神色。“那个……能帮个忙吗?”他搓着手,声音压得很低,“我钱包丢了,回不去家。能不能……借我200块钱?”

说实话,我当时第一反应是警惕。这年头骗子太多了,火车站附近更是如此。可借着路灯的光,我看见他鞋子上沾满了干涸的泥点,指甲缝里还有黑色的油污,那样子真不像是装的。

“就200,”他见我没说话,急忙补充道,“我留个电话,明天一定还你。”他掏出一个很旧的本子,撕下一页纸写号码。就在这时,他口袋里掉出张工牌,上面印着某家汽修厂的名字。我突然想起父亲年轻时也做过汽修工,每天下班也是这般满身油污。

我数出两张百元钞票递给他。他接钱的手在微微发抖,连说了好几声谢谢,转身就快步离开了。看着他消失在巷口,我心里其实挺没底的——这钱八成是要不回来了。

第二天手机充上电,我早把这事忘在了脑后。直到晚上,突然接到个陌生电话。正是昨天那个大叔,他说在火车站附近等我。将信将疑地赶过去,他果然站在老地方,手里攥着两张有些褶皱的百元钞票。

“昨天真是多谢了,”他把钱递过来,不好意思地笑笑,“厂里临时派我去邻市取配件,回来晚了。”我们站在路边聊了会儿,他说那天本来领了工资准备寄回家,结果钱包被偷了。“要不是您帮忙,我连最后的车费都没着落。”

临走时他执意要请我喝瓶饮料,我们在巷口的小卖部门前站着聊了会儿。他说起老家在贵州山区,孩子今年刚考上县里的中学,语气里满是骄傲。这个看似普通的200块钱,对他而言可能就是孩子下个月的伙食费。

后来每次路过海伦火车站,我都会想起那个黄昏。在这个人人都说着“别轻易相信陌生人”的时代,偶尔卸下防备,或许就能成全某个人的难处。就像那条不起眼的小巷,虽然破旧,却是很多人回家的必经之路。

有时下班晚归,我会特意从邻近街角绕一段路。那里总有刚下火站的旅客,拖着大包小包,脸上带着和我当初一样的迷茫。有次看见个年轻人正在帮老人搬行李,两人素不相识,却因为一句“需要帮忙吗”而有了交集。

生活里很多这样微小的善意,就像暗夜里的萤火,虽然微弱,却能在某个瞬间照亮前路。它们可能发生在海伦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的偶遇,也可能藏在邻近街角200元一回的援手里,朴素,却真实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