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堰职业技术学院约妹纸,姜堰职技院约女生
最近在校园里闲逛的时候,总能在公告栏看见有意思的纸条。“周叁下午图书馆叁楼,有人一起看展吗?”“食堂新窗口的麻辣香锅求搭饭友!”最让我愣住的是上周五那张用荧光笔写的:“姜堰职业技术学院约妹纸,有喜欢打羽毛球的吗?”
说实话,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我差点想歪。但仔细想想,这不就是咱们学生最真实的社交状态吗?谁还没在校园论坛发过“求组队”“找搭子”的帖子呢?
从“约妹纸”到“找学伴”
记得大一刚来姜堰职技院那会儿,我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。想找人一起去市里新开的游乐园,在表白墙发了条“周末有妹子想去欢乐世界的吗”,结果底下评论全是“男生不行吗”“你这是性别歧视”。后来我才明白,在校园里发帖找人,真不能太直白。
现在大家聪明多了。你看最近那条“姜堰职技院约女生打羽毛球”的帖子,明面上是约运动,实际上给了所有人自然的认识机会。打完球顺路去食堂吃个饭,聊着聊着发现都是机电系的,这不比生硬地要微信强多了?
我们学校羽毛球馆周末人特别多,去晚了根本抢不到场子。上周末我就遇到那帮约球的人,五六个人轮着双打,男生女生都有。休息时候听见他们在聊实训课上的事,有个女生正在为颁础顿作业发愁,旁边穿蓝色运动服的男生立马说:“这个我擅长,等下打完球教你。”你看看,这不就成了?
校园社交的正确打开方式
其实在姜堰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地方,同龄人之间想互相认识太正常了。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场合和理由。直接说“想找对象”可能把人吓跑,但如果说“想找个人一起上自习”“组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”,那回应的人就多了。
我室友上个学期在校园网发了条“求图书馆学习搭子”,现在天天和经管系的妹子一起泡自习室。前两天还听他说,两人准备组队参加明年的职业技能大赛了。这种因为共同兴趣慢慢熟悉的过程,比任何刻意的安排都要自然。
学校西区的小花园经常能看到一起读书的小组,有时候是讨论作业,有时候就是单纯分享最近看的书。上次路过,正好听见两个人在聊余华的《活着》,聊着聊着就说要一起参加读书社的活动。这种以兴趣为纽带的相识,往往能发展成更长久的关系。
说到底,在校园里发帖找人,最重要的是真诚和尊重。无论是想交朋友还是找学习伙伴,把话说明白,给对方足够的空间,这样的相识才会让人感到舒服。
就像那张“约妹纸打羽毛球”的纸条,虽然用词直接了点,但至少明确了活动内容。比起那些含糊其辞的邀约,这种开门见山的方式反而更让人觉得踏实。毕竟在大学里,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,本身就是件很美好的事情。
下次要是再看到类似的纸条,我可能也会留个联系方式。毕竟多认识个朋友总不是坏事,你说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