荔浦100元3小时约,相近的荔浦叁小时百元约
没想到这价格还挺实在
那天路过荔浦老街,电线杆上贴着一张泛黄的小广告,写着“荔浦100元3小时约”。这行字挺扎眼的,我停下电动车多看了两眼。心里琢磨着,现在这物价,叁小时才要一百块?怕是连杯像样的奶茶都喝不上吧。
说实话,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那种不太正经的生意。可仔细一看落款,居然是家新开的陶艺工作室。这就说得通了,老板是个实在人,刚从外地学艺回来,想用低价吸引街坊邻居来体验。我寻思着反正周末闲着也是闲着,不如去瞧瞧。
工作室藏在老街深处,要不是跟着地图走,还真找不着。推开门就闻到一股泥土的味道,架子上摆满了半成品,有个大爷正专心致志地捏着陶罐。老板小陈迎上来,皮肤黝黑,手上还沾着泥浆。他说这价格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陶艺,毕竟在咱们这儿,这门手艺快失传了。
系上围裙坐下,小陈先演示怎么揉泥。看着简单,自己上手才发现力道很难掌握。泥巴在转盘上晃晃悠悠的,像个不听话的孩子。小陈就在旁边耐心指点,说什么“心要静,手要稳”。试了好几次,总算把泥团扶正了。
说实话,这叁个小时过得特别快。看着手里的泥巴慢慢变成杯子的形状,虽然歪歪扭扭的,心里却莫名踏实。隔壁大爷说他每周都来,已经做了整套茶具。他说现在年轻人都在玩手机,哪还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做这些。
小陈说他们最近在推“荔浦叁小时百元约”的活动,就是想让街坊们用最少的钱,体验到手工的乐趣。这话我听着在理,现在随便看场电影都要五六十,这一百块能亲手做件器物,确实值当。
临走时,我那个丑萌的杯子要留在那儿晾干,下周才能上釉。小陈说烧制后再通知我来取。走在回家的路上,手指头还留着泥土的触感,心里盘算着下回要做什么样式的。这种期待的感觉,倒是很久没有过了。
后来我又去了几次,发现来体验的人真不少。有带着孩子的妈妈,也有约会的小情侣。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做着手里的活儿,偶尔交流下心得。这种氛围,比在商场里逛街舒服多了。
现在想想,这一百块花得挺值。不仅学到了新手艺,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放松的方式。有时候工作压力大,来这儿摸摸泥巴,心思就静下来了。要我说啊,这样的“荔浦100元3小时约”,比什么娱乐活动都强。
前几天听说小陈要开进阶课程了,好多老学员都报了名。看来这朴实无华的手艺,在现代社会还是能找到知音的。要不您也去试试?保不准就能发现个新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