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兴干大活的地方在哪里,宜兴何处有大活可做
宜兴干大活的地方在哪里
今天在菜场碰到老邻居张大爷,他扛着两袋新买的紫砂泥料,额头上都是汗珠。我顺嘴问了句:"您这是接了什么大活啊?"他抹了把脸笑道:"可不是嘛,就是发愁宜兴何处有大活可做,先备着材料总没错。"这句随口的话,倒让我琢磨起来——在咱们宜兴,想找正经大活计确实得费点心思。
要说宜兴干大活的地方在哪里,得先弄明白什么是"大活"。在茶壶作坊里,大师傅指着刚出炉的百寿壶告诉我:"一整天只能雕七个字,这算大活。"而在开发区工地,包工头说的却是:"能接下整栋楼外墙的,那才叫大活。"原来在宜兴,大活既指需要真本事的精细活,也指规模大的工程项目。
老城南头的劳务市场每天清晨五点半就热闹起来。我上回去那儿,看见电工老陈蹲在路边吃早饭,工具包搁在脚边。"现在找活得像猜谜",他掰着手指头说,"昨天给景区装照明线路,今天可能就得去乡下换老旧电线。"他手机里存着叁个微信群,都是"宜兴装修大活群"这类名字。确实,现在找活计的方式和十年前大不相同了。
说到手艺活,紫砂厂退休的李师傅跟我念叨:"现在年轻人总盯着手机找活,却忘了咱宜兴最地道的大活都在老师傅的茶桌上。"他说的在理,上周我亲眼见着浙江来的客商,直接找到丁蜀镇的工作室,把整套茶具的订单交给了当地艺人。这种靠口碑接活的传统,在宜兴依然吃香。
不过要说稳定的好活计,开发区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倒是个去处。那天遇到在那儿上班的小赵,他刚下班,工作服上还沾着机械油脂。"我们厂专门做环保设备,最近订单多,经常要加班赶工。"他说的这种情况,在开发区挺普遍。从传统紫砂到现代制造,宜兴的大活正在变着花样出现。
其实走在宜兴街头,能发现不少线索。装修材料城外停满小货车,司机们互相递烟时聊的都是工地消息;人才市场公告栏贴着急聘数控操作员的启事;就连快递站的小哥都熟悉那些经常寄送样品的公司地址。这些日常场景,都在悄悄提示着宜兴何处有大活可做。
我认识个"活地图"王婶,她在职业介绍所干了二十年。"现在找活要会看风向",她翻着登记本说,"前阵子乡村旅游火,急需民宿装修队;这几个月新能源项目多,电工特别抢手。"她建议想找活的人多关注政府网站的项目公示,那上面都是实打实的机会。
当然也有人另辟蹊径。90后小伙刘明没去挤人才市场,而是在自家老宅开了个紫砂直播工作室。"我把传统手艺用新方式展现,订单从网上飞来。"他工作室现在固定雇着六个师傅,最近还在发招聘启事。这种新旧结合的路子,在宜兴越来越常见。
说到这儿,想起昨天在龙背山森林公园遇到施工队,他们正铺设新的木栈道。工头老胡是本地人,他说这个项目要用本地工人,还要采购本地竹木材料。"这样的活才够味",他笑着擦了把汗。看来在宜兴,能带动家乡发展的工作,在大家心里分量更重。
转悠这么多天,我觉得在宜兴找活计就像淘紫砂壶,既要耐心又要眼力。早上六点的劳务市场,午后叮当作响的作坊,傍晚灯火通明的工厂,还有深夜依然亮着屏幕的网店,这些地方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主题——在这座城市里,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