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站街快餐约学生,大同学生快餐约见
这两天路过老城区,总能看到些穿着校服的学生聚在巷子口。有人低头刷手机,有人蹲在马路牙子上发呆,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,鞋帮子都磨毛了边。
巷子深处飘来廉价油炸的味儿,一家叫"学生快餐"的小店亮着霓虹灯招牌。红蓝灯光交替闪过孩子们的脸,有个戴眼镜的男生一直盯着店门口的价目表,最便宜的套餐只要十二块。
十二块的晚餐
我常想,这价钱在别处连杯像样的奶茶都买不到。老板娘系着沾满油渍的围裙,麻利地把炸鸡块捞出锅:"这些孩子啊,家里给的饭钱不够,又不想饿着肚子上晚自习。"
有个瘦高个男生每周都来,总是坐在最角落。有回他掏遍所有口袋才凑够十块钱,老板娘摆摆手说算了。后来才知道他父母都去外地打工了,每月生活费要掰成叁十份花。
现在想想,大同学生快餐约见这种事,早就不是新鲜话题了。这些半大的孩子,正在长身体的时候,却要为填饱肚子发愁。
街对面新开了家网红餐厅,穿着时髦的年轻人举着手机自拍。他们桌上那份精致的甜点,够买叁份学生套餐。但没人往巷子里多看一眼,两个世界就隔着十米宽的马路。
傍晚六点,放学铃声响起后,穿校服的身影会陆续出现在巷口。他们很少结伴,都是独自前来,匆匆吃完又匆匆离开。仿佛这只是个临时补给站,而不是该慢慢享受的晚餐时光。
有个扎马尾的女生让我印象深刻。她总是带着习题本来,边吃边看。有次她的圆珠笔没水了,在草稿纸上划出深深的白痕。我递过去一支笔,她愣了下,接过时小声说了句谢谢。
后来再遇见,她告诉我想考去北京的大学。"离开这儿"叁个字没说出来,但眼睛里的光说明了一切。那份十二块的快餐,或许撑起了某个沉重的梦想。
路灯亮起时,学生们渐渐散去。老板娘开始收拾桌椅,把剩下的食材封好。明天这个时候,霓虹灯还会亮起,还会有年轻的身影出现在巷子深处。这座城市很大,大到容得下灯红酒绿;这座城市又很小,小到一条巷子就能装下这么多人的酸甜苦辣。
油炸的滋滋声还在响着,这声音里飘着书香,也飘着生活最真实的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