蚌埠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蚌埠汉子常逛的小胡同
要说蚌埠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那还得是老城区那几条青石板路。这些巷子窄得很,两边的墙面上爬满了青苔,夏天走在里头连太阳都晒不着。巷口总飘着各式各样的香味——刚出锅的烧饼夹里脊的油香,隔壁酒铺传来的粮食酒醇香,还有修车铺里淡淡的机油味。
每天下午四点多,这片就热闹起来了。穿工装的大哥把自行车往墙边一靠,钻进理发店:“老张,还是老样子,推短点。”剃头师傅手里的推子嗡嗡响着,碎头发落在围布上,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昨天的球赛。斜对过修鞋摊的老陈听着声儿,抬头笑了笑,手里的锥子扎进鞋底,麻线利索地穿过去。这条巷子里的老师傅都有二十多年的手艺,谁家儿子满月头在这儿剃的,现在都快娶媳妇了。
巷子深处的烟火气
再往里走,王叔的小酒馆总是最先亮起灯。不到十平米的地方,摆着四张旧木桌。下班的老李熟门熟路地走进来:“半斤散酒,一碟花生米。”王叔舀酒的时候,酒提子要在缸里转叁圈,这是老规矩。几杯下肚,男人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,从孩子期末考试成绩,到厂里最近的人事变动,什么都能聊上半天。
巷子中段的棋摊永远围着一圈人。老周和对面老吴这盘棋下了半个钟头,观战的人比下棋的还着急。“跳马啊!”“别听他的,出车!”支招的声音此起彼伏。最后老周啪地落下棋子:“将军!”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和叹气声。这盘棋下完了,但没人离开,都在等着看下一局。
烧饼摊的老赵五点钟准时生火,面团在案板上摔得啪啪响。他记得每个老主顾的口味:张哥喜欢多放芝麻,李叔要烤得焦一点。男人们下班路过,总要带两个回去,就着稀饭就是一顿舒坦的晚饭。有时候站在摊前等烧饼的工夫,还能交换几条街坊新闻:“听说东头老刘家闺女考上公务员了?”“可不是嘛,这下老刘可放心了。”
这些巷子看起来普通,却是很多蚌埠汉子生活里离不开的地方。在这里理个发、喝口酒、下盘棋,一天的疲惫就消散在巷子悠悠的风里了。新开的商场再亮堂,也比不上这条走了几十年的老巷子让人踏实。路灯次第亮起的时候,巷子里飘着的不仅是饭菜香,还有种说不清的、让人安心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