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宁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南宁品茶选举会场工作坊
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发了个挺有意思的地址,写着“南宁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”。刚看到这个名头时,我还愣了几秒——这到底是喝茶的地方还是搞选举的场地?后来问了南宁本地的朋友才恍然大悟,原来这是当地茶友们自发组织的品茶交流点。
顺着导航找到地方,发现门口挂着的牌子比想象中朴实许多。“南宁品茶选举会场工作坊”这几个字是用毛笔写在木牌上的,带着点随性的笔触。推门进去,隐约能闻到七八种茶香混在一起的味道,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香气的小世界。
茶香里的民主会
工作室主人是个穿着棉麻衬衫的中年人,大家都叫他陈哥。他边烫茶杯边跟我解释:“我们这儿每个月都会办‘茶叶大选’,茶友们把自己搜罗的好茶带来,大家盲品打分。”他笑着指了指墙上贴着的评分表,“每款茶都要经过观色、闻香、品味叁道关卡,最后得票最高的就是当月‘茶王’。”
正说着,陆陆续续来了十来位茶友。有位阿姨提着个竹编的茶盒,打开一看,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种茶样,每个小袋子都贴着标签。“这是我跑遍广西茶山收来的,”她说话时眼睛发亮,“就等着在今天这个大选日跟大伙儿分享呢。”?
我看着桌上渐渐摆开的茶具,突然觉得这个“海选”的说法特别贴切。不同的茶叶在这里公平竞争,就像参加选秀的选手,全凭实力说话。没有品牌溢价,没有价格标签,就是最纯粹的滋味比拼。
第一轮品的是六堡茶。茶汤在白瓷杯里泛着深红的光泽,入口有种独特的槟榔香。坐在我旁边的小伙子抿了一口,眯着眼睛回味:“这个仓储转化得真好,起码有十年了。”另一边的大姐却皱皱眉:“我觉得火功稍重,把茶的本味压住了。”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看法,没有人会觉得谁对谁错。
轮到品鉴武夷岩茶时,场面更加热闹。这款茶带着特有的岩韵,有人形容像“石头缝里长出来的花香”,也有人觉得更像烤坚果的香气。陈哥适时地往壶里添了热水,笑着说:“同一款茶,在不同人嘴里能尝出不同的故事,这才是喝茶最有趣的地方。”
我注意到,在这个南宁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里,评判标准特别实在。不会因为谁带来的茶昂贵就给高分,也不会因为谁资历老就话语权大。有次一位老茶客带来的名山古树茶,反而输给了年轻人带来的平价有机茶,原因很简单——后者口感更协调,适口性更好。
茶过叁巡,大家的话匣子都打开了。聊的不只是茶,有时会说到最近的生活趣事,或是分享在某条老街发现的好茶铺。有位退休教师说,她来这儿不单是为了喝茶,更是喜欢这种轻松自在的氛围。“在这儿,每个人的味觉体验都被尊重,”她端起茶杯轻轻晃动,“就像这些茶叶在水中舒展,人也在这里找到了放松的状态。”
不知不觉,我已经在这个南宁品茶选举会场工作坊待了整个下午。看着墙上贴着的历届“茶王”照片,从去年的桂平西山茶到今年的昭平红茶,感觉这不只是个品茶的地方,更像是爱茶人的一个小天地。没有繁琐的茶道规矩,没有人端着架子,就是单纯地享受茶带来的乐趣。
临走时,陈哥送了我一小包本期当选的茶王样品。我问他下个月还办不办活动,他指指墙上新挂的日历:“每个月第叁个周末,雷打不动。下次我们要海选春茶,到时候可热闹了。”语气里满是期待。?
回家的路上,嘴里还留着茶的余香。想想觉得挺有意思,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,还有人愿意花整个下午,就为认真品味几杯茶。或许正是因为这份从容,让这个看似普通的工作室,成了南宁茶友们心中特别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