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城小妹24小时喝茶,宜城姑娘全天品茗休闲
宜城的茶楼总是亮着暖黄的灯,不管多晚路过,都能看见叁叁两两的人影坐在里头。你说奇怪不奇怪,这座小城的夜生活不像大都市那样喧嚣,反而藏在袅袅茶香里。
昨天凌晨两点,我加完班路过"春茗坊",居然碰到初中同学小敏端着茶盘招呼客人。她扎着马尾辫,围裙上沾着水渍,脸上却堆着笑:"咱宜城人就爱这口,你看隔壁张叔,天天来这儿下棋到天亮。"
茶香里的市井人生
要说宜城姑娘的待客之道,真像刚沏的云雾茶——热情又不过分浓烈。记得有回下雨,我窝在"清心阁"写稿,有个扎羊角辫的茶艺师悄悄在我手边放了块桂花糕:"姐,空肚子喝茶伤胃。"她手腕翻转斟茶时,袖口沾着茶渍,指甲修剪得干干净净。
现在年轻人总说夜生活要去酒吧,可咱宜城姑娘偏不。她们守着祖传的茶艺,把二十四小时茶室经营得红红火火。凌晨四点的茶室最有意思——送菜的老伯捧着搪瓷杯吹开浮叶,赶早班车的年轻人握着茶杯取暖,还有像我这样的夜猫子,就贪恋这份人间烟火气。
西街口的李姐茶摊最让我惦记。她那句"小妹喝茶"的招呼声,比闹钟还准。有次我问她干嘛不招帮工,她擦着青瓷杯直笑:"客人就认我这双手斟的茶,换了味道就不对咯。"
说来也怪,在茶香里待久了,连手机都不怎么想碰。看着茶叶在杯里舒展,听着老街坊用宜城话拉家常,这种踏实感,大概就是宜城姑娘们最懂的生存智慧。她们不追求时髦的营生,就把老祖宗传下来的茶道,揉进了现代化生活的每个时辰。
昨晚我又去了常去的茶室,新来的实习茶艺师小月正手忙脚乱。老师傅也不恼,捏着她的手腕教注水:"水线要稳,像咱们宜城的护城河。"满室茶客都笑了,有人敲着杯沿喊:"教坏了徒弟,我们可要换地方咯!"
暮春的夜风带着茶香飘过青石板路,我想起小时候跟外婆去茶山的情景。如今外婆不在了,但采茶姑娘们的山歌,还回响在每间亮着灯的茶室里。这大概就是宜城最动人的地方——时代在变,可总有人守着不变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