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宁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常宁火车站后街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1:58:40 来源:原创内容

常宁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我打小就在这儿晃悠。说它是巷子吧,其实更像一条被时光遗忘的缝儿,硬生生挤在两排老楼房中间。站前广场整天闹哄哄的,可一拐进这条巷子,世界突然就安静下来。

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油亮,下雨天能照出人影儿。墙根儿的苔藓绿得发黑,王大爷总蹲在那儿打理他那些宝贝盆栽。他在这儿住了四十年,常说以前半夜下火车,看见巷口那盏昏黄的灯,心里就踏实了。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清晨五点半,李姨的早餐铺最先冒热气。她炸油条的手艺是跟婆婆学的,面抻得老长,下锅时“刺啦”一声响。“慢点儿吃,烫着!”她总这么叮嘱赶早班车的客人。隔壁修鞋的张师傅这时也摆开摊子,他的工具箱还是结婚时打的,现在漆都掉光了。

常宁火车站后街的小巷到了中午最热闹。送餐的外卖员在窄道上扭来扭去地骑电动车,嘴里喊着“借过借过”。二楼阳台晒着的衣服滴着水,偶尔落在行人肩上,换来一声“哎哟”和楼上的“对不住”。这些琐碎的声响,拼成了巷子独有的交响乐。

傍晚时分,放学的小孩在巷子里追逐。他们数着石板缝里的蚂蚁,或是踮脚够墙头探出的叁角梅。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告诉我,她能在闭着眼的情况下摸到自家门环——我试过,还真不成。

夜深了,巷子才真正安静下来。只有守夜人的收音机还在咿咿呀呀地唱戏,和着远处火车的汽笛声。值班的刘大哥说,他听得出每趟列车的时刻,比站台上的大钟还准。

去年巷口要拆的消息传开来,王大爷把盆栽一盆盆搬到儿子家。李姨悄悄问我,能不能帮她写个搬迁告示。可后来不知怎的又不拆了,大家松口气,却也都明白,这样的日子过一天少一天。

现在每次路过常宁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我都会多看一眼。它就像本泛黄的故事书,每扇门窗后面都藏着一段人生。或许某天它真会消失,但那些油条香气、童年游戏、深夜戏文,早就长成了这座城市的纹理。

昨天看见几个年轻人在巷子里拍照,说这儿“特别有感觉”。我忽然想起二十年前,第一次牵着祖父的手走过这里。那时他指着墙角说,这株爬山虎是他小时候种的。如今枝叶已经爬到叁楼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