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州站街快餐约学生,邓州路边便餐邀学子
老街拐角的电线杆上,又贴上了新的招租广告,覆盖住那张边角卷曲的"家教辅导"海报。邓州的夏夜总是带着点黏腻的味道,路灯把行人的影子拉得老长。
巷口那家快餐店的霓虹灯牌忽明忽暗,红色灯管坏了两根,"好味快餐"变成了"味快餐"。穿着校服的少年站在店门口张望,不停划着手机屏幕。
夜幕下的约定
“老板,老样子。”他最终走进店里,对系着围裙的中年男子说道。油烟机的轰鸣声里,老板头也不抬地往锅里撒了把葱花。
这份炒饭他从初叁吃到高二。母亲总抱怨他放学太晚,其实他只是贪图这份自在。隔着玻璃窗,他看见几个同龄人说说笑笑地走过,书包甩在肩上一晃一晃的。他们大概是要去新开的奶茶店写作业吧,他想。
手机震动起来,是同学发来的消息:“看到你在店里,出来一起吃?”他盯着屏幕看了会儿,回复道:“今天不了,家里催得急。”
真实原因是,他口袋里只剩下二十块钱。父亲这个月工地结款又推迟了。邓州站街快餐约学生成了他最好的选择,既能填饱肚子,又不会让同学看出他的窘迫。
藏在饭菜里的温情
老板把炒饭端上来时,往餐盘里多放了枚卤蛋。“送你的,”他擦着手说,“正在长身体呢。”少年注意到老板围裙上沾着酱渍,指甲缝里藏着洗不净的葱花味。
这让他想起小时候,父亲从工地回来,也会带着这样的味道拥抱他。那时候母亲还没离开,家里总是飘着饭菜香。现在父亲总是很晚才回家,带着满身疲惫。
隔壁桌来了对母女。小女孩晃着腿抱怨胡萝卜难吃,母亲耐心地哄着。少年低头扒了口饭,炒饭里的青豆让他想起小学食堂。那时总要把不爱吃的青豆挑出来,现在却觉得格外香甜。
邓州路边便餐邀学子,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。穿着各色校服的学生们聚在简朴的餐桌前,讨论着试卷题目,也分享着青春的烦恼。
生活的味道
店里最忙的时段过去了,老板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择菜。少年吃完最后一口饭,准备离开。
“明天还来吗?”老板突然问道,“我进了批不错的里脊肉。”
少年点点头,推开门走进夜色里。晚风拂过脸庞,他忽然觉得这个夏天或许没那么难熬。
街对面的补习班刚刚下课,学生们涌出来,像散落的星星。他摸了摸口袋里剩下的十块钱,足够明天再来吃一份炒饭。或许可以加个荷包蛋,他想着,脚步轻快起来。
路灯把他的影子投在斑驳的砖墙上,那身影似乎比来时挺直了些。明天还要早起上学,但此刻的他,忽然不再害怕黎明的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