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山口泄火的小巷子,阿拉山口烟火小巷往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5:10:53 来源:原创内容

阿拉山口这地方,说起来挺有意思的。每次提起"阿拉山口泄火的小巷子",我脑子里总会冒出些零零碎碎的片段。那条巷子藏在城东老区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旁是些歪歪扭扭的老房子。白天看着普通,可一到晚上就活了。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要说这"阿拉山口泄火的小巷子",最让人惦记的就是那股子烟火气。傍晚时分,各家灶台开始冒烟,炒菜的滋啦声、炖汤的咕嘟声,还有谁家媳妇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吆喝声,全都混在一起。老张家的羊肉串摊子总是第一个支起来,炭火烧得正旺时,整条巷子都飘着孜然和辣椒面的香。这时候你从巷口走过,准能听见老张那口带着甘肃腔的普通话:"来了啊,今儿的肉可新鲜!"

巷子中间有家修鞋铺,王师傅在那儿坐了二十多年。他那台老式补鞋机咔嗒咔嗒地响,像在为整条巷子打着拍子。路过的人总爱在他门口的长凳上坐会儿,聊上几句。有时候是说说最近的菜价,有时候是抱怨孩子不听话,那些零零碎碎的家常话,就这么融进了巷子的日常里。

那些年,那些人

说起"阿拉山口烟火小巷往事",李奶奶的故事不能不提。她在巷尾开了家杂货铺,货架上的东西摆得密密麻麻,从针头线脑到酱油陈醋,应有尽有。最神奇的是,你要什么她都不用找,伸手就能拿到。有次我问她怎么记得住,她眯着眼笑:"在这待了四十年,连哪瓶醋是哪家的都记得。"

对了,巷子北头那棵大槐树底下,总聚着下棋的老人。楚河汉界,你来我往,有时候为了一步棋能争上半天。不过吵归吵,从来没见谁真红过脸。倒是有回老刘要搬家,那群老棋友闷声不响地陪他下了整整一下午的棋,直到天黑才散。

这些年巷子也在变。有些老邻居搬走了,又搬来些新面孔。但奇怪的是,那条巷子的味道从来没变过。夏天还是能闻到谁家在做拉条子,冬天还是能看见各家窗台上晾的腊肉。新来的小两口很快就能和邻居熟络起来,晚上也会凑在巷口聊天,就像从前那样。

现在我偶尔还会去那条巷子转转。青石板还是那些青石板,老房子还是那些老房子,只是墙上的斑驳又深了些。站在巷口往里看,仿佛能看见从前的影子在眼前晃——那些端着饭碗串门的日子,那些坐在门槛上纳凉的夜晚,那些简单却温暖的烟火时光。

老张的羊肉串摊子现在是他儿子在经营,用的还是那个老炉子。有次我问他为什么不换个新的,小伙子擦擦汗笑了:"这炉子烤出来的肉才有那个味儿。"是啊,有些东西,换了就不是那个味儿了。就像这条阿拉山口泄火的小巷子,看着普通,可里头装着太多人的日子,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挂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