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国品茶课程工作室,安国茶艺研习工作坊
走进安国品茶课程工作室,一股清雅的茶香便幽幽地飘了过来。这里没有喧闹,只有舒缓的古琴声和偶尔清脆的茶杯碰撞声。几位学员正围坐在一张宽大的茶桌前,专注地看着老师手中的动作。说实话,我刚来时也和他们一样,以为泡茶不过是把热水倒进杯子罢了。没想到,光是烧水、温杯这前几步,里头就有不少门道。
工作室的王老师是位温和的中年人,他一边不紧不慢地摆弄着茶具,一边和我们聊起来。“很多人觉得茶艺高深,离生活很远,”他拿起一个素雅的盖碗,“其实啊,它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安安静静、有章法地喝好一杯茶。”他演示着如何用盖碗泡出香气十足的乌龙茶,手腕轻轻翻转,水流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,那动作既优雅又踏实。看着茶水在晶莹的茶杯里荡漾,我突然觉得,这慢下来的过程本身,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。
从一片叶子到一杯茶汤
在安国茶艺研习工作坊的课程里,最让我着迷的就是亲手体验整个冲泡流程。王老师常说:“茶叶是有生命的,你得读懂它。” 我们跟着他,从辨认不同茶类的干茶外形开始,龙井的扁平光滑,普洱的紧压饼状,岩茶的蜷曲乌润……每一种都诉说着不同的产地故事。
记得第一次练习冲泡绿茶,我手忙脚乱,不是水温太高烫坏了嫩芽,就是出汤太慢让茶汤变得苦涩。王老师笑着纠正:“别急,感觉水流,也感觉茶叶在水中的舒展。” 慢慢地,我学会了等待,看着碧绿的茶叶在杯中慢慢苏醒、下沉,如同一场无声的舞蹈。当终于泡出一杯鲜爽甘醇的茶时,那份成就感,比解出一道难题还要满足。
这里的学习不只是技术,更是一种心境的培养。课间休息时,我们常常捧着自己泡的茶,靠在窗边慢慢品。窗外是城市的车水马龙,窗内却是一方宁静的小天地。有次一位同学感叹:“以前喝茶像喝水,现在才发现,原来一口茶里能有这么多层次的味道。” 这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,是啊,当我们慢下来,味蕾似乎也变得敏锐了。
茶桌上的方寸天地
在安国品茶课程工作室待久了,我渐渐发现,这小小的茶桌就像一个微缩的世界。茶具怎么摆,客人怎么请,茶水怎么斟,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待客的诚意。王老师分享过一个有趣的观点:“茶艺不是表演,是通过这些规矩,让大家坐在一起时更自在、更专注。”
有一次,工作坊组织了一场小型的品鉴会,我们轮流做主人泡茶招待“客人”。起初难免紧张,但当我按照学到的方法,温杯、置茶、冲泡、分茶,一步步做下来,心竟然慢慢静了。那位扮演客人的同学后来告诉我,她能从那一杯茶里,喝出我的认真和用心。这个评价让我意外又感动。
如今,虽然课程早已结束,但喝茶已经成了我生活里雷打不动的一部分。周末的早晨,我会给自己泡上一壶茶,不急着做什么,就是享受着准备茶具、等待茶香的过程。这套从安国茶艺研习工作坊学来的仪式,像是一个温柔的锚点,让我在忙碌的日子里也能找到片刻的安宁。
如果你路过安国品茶课程工作室,不妨进去坐坐。也许,一杯茶的功夫,你也会发现生活中被忽略的美好滋味。那里没有复杂的理论,只有愿意陪你慢慢品一杯好茶的人,和一段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