叁亚约茶上课,叁亚品茶学习体验
最近朋友圈里总看到有人在发叁亚约茶上课的动态,配着碧海蓝天的照片和精致的茶席,看得我心里直痒痒。趁着假期,我也报了个体验班,想亲身感受下这种时髦的玩法。
当茶香遇见海风
上课的地方选在叁亚湾边的一个小院,推开木门就能看见海。老师是位本地茶人,穿着亚麻衫,说话慢悠悠的。她边烫杯子边说:“咱们今天不搞那些复杂的茶道仪式,就聊聊怎么把茶喝得舒服。”这话一下子让我放松下来。
第一泡是海南本地的鹧鸪茶,老师让我们先闻干茶香。“别急着说术语,先想想这个味道像什么?”我闭上眼睛,海风混着淡淡的药草香飘进来,突然想起小时候外婆煮的凉茶。邻座的姑娘小声说像雨后的青苔,另一个大哥说像晒干的椰子叶。原来同样的茶,在不同人鼻子里会变成不同的故事。
等着茶汤出味的空隙,老师讲起黎族老乡用芭蕉叶包茶烤火的老法子。她说现在年轻人总追求名贵茶器,其实在海南,祖辈们拿个椰子碗也能喝得自在。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——我们到底是在喝茶,还是在喝那些附加的规矩?
茶汤入口微苦,但喉底泛起的甘甜持续了很久。看着玻璃壶里舒展开的茶叶,忽然觉得它们就像来叁亚度假的人,在热水里慢慢找回最舒展的状态。
茶汤里的叁亚味道
第二泡换了五指山红茶,老师说这是叁亚品茶学习体验的重头戏。她教我们用舌尖搅动茶汤,“别怕发出声音,喝茶不是演默剧”。果然,吸着喝的时候茶香直接冲上鼻腔,果香味特别明显。
有个来自东北的阿姨特别可爱,每喝一口都要“哎呀”一声,然后兴奋地说出新发现:“这口有桂圆味!”“刚才那股蜜香又回来了!”被她这么一带动,大家都放开了,七嘴八舌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。原来茶桌上不需要正襟危坐,这种热热闹闹的分享反而让滋味更鲜活。
老师趁势聊起海南茶山的现状,说有些老茶树因为没人采都快荒了。她给我们看她手机里茶农炒茶的照片,铁锅里的茶叶被双手不停翻动,那画面比任何广告都让人动容。我突然意识到,手里这杯茶连接着远方的山和海,也连接着不同人的生活。
期间服务员端来当地特色茶点,椰子糕配红茶意外地搭。甜点化解了茶的单宁涩感,茶又解了点的腻,这种巧妙的平衡就像叁亚这座城市——现代酒店与古早渔村并存,快节奏的度假与慢生活的情调相得益彰。
叁泡茶喝下来,窗外已是晚霞满天。离开时每个人都收到了老师准备的茶样,她说:“带点儿海风味道回去,下次泡茶时就能想起今天。”现在我在家泡五指山红茶时,总会想起那个能看到海的院子,还有茶桌上那些素不相识却因茶结缘的人。这大概就是叁亚约茶上课最迷人的地方——它不只是在教人喝茶,更是在特定的时光里,为我们留存了一份带着咸湿海风的美好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