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火车站附近站街,洛阳车站周边街景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7:08:18 来源:原创内容

站街灯影里的流动人生

傍晚六点半,洛阳火车站出口开始热闹起来。拖着行李箱的旅客像潮水般涌出闸机,接站的人群里有人踮起脚挥手。我站在公交站台旁,目光不自觉地飘向对面那条窄街——当地人管它叫“站街”,不是因为别的,纯粹是这条街上总站着叁叁两两的人。

说真的,第一次听到“洛阳火车站附近站街”这个说法时,我还纳闷这是什么特殊场所。后来常在这片跑才知道,所谓站街,就是些等活儿的人。老张是其中之一,他穿着褪色的工装,脚边立着“水电维修”的牌子。“等个长途车的工夫,说不定能接个换龙头的活儿。”他掏出口袋里的馍馍啃了一口,“这位置好啊,南来北往的,总有人家里水管突然漏水。”

霓虹灯下的市井百态

夜幕降临,洛阳车站周边街景换上另一副模样。卖烤红薯的大叔推着改装叁轮车,铁皮桶里飘出甜香气。他的顾客很固定——晚班出租车司机、刚下班的小店员,还有那些在火车站广场等人的市民。“在这站了七年啦。”大叔用火钳翻动着红薯,“你看对面那家宾馆,换过四个老板,我的摊位从来没挪过地方。”

街角修鞋摊的刘阿姨正给游客的行李箱换轮子。她的工具箱还是上世纪的老样式,但里面装着各种新款行李箱零件。“现在的人走路少,可行李箱磨损快。”她边拧螺丝边说,“昨天还有个姑娘,哭着说行李箱坏了赶不上车,我十分钟给她修好,她笑得呀......”话没说完,手里的起子又转了两圈。

要说这条街最热闹的,还数晚上九点以后。便利店的白光洒在柏油路上,外卖骑手聚在门口等单子,互相比较今天的跑单量。烧烤摊的油烟混着香料味飘过来,几桌夜班司机就着啤酒吃串,聊着今天遇到的稀奇事。有个穿西装的小伙子独自坐在角落,面前放着吃剩的炒面,手机还贴在耳边:“妈,住下了,公司宿舍挺好的......”

黎明前的等待时刻

凌晨四点的洛阳火车站附近站街,只剩下清洁工扫地的沙沙声。早班环卫工老李负责这段路,他熟悉每个下水道口的位置。“别看现在安静,再过半小时,头班公交就该来了。”他拄着扫帚站在路灯下,“那些赶早车的人呐,总爱在我这儿问时间。”

果然,天刚蒙蒙亮,早餐摊的卷帘门陆续拉起。第一笼包子蒸上时,赶早班车的旅客拖着行李箱走过。卖豆浆的老板娘记得很多熟客的口味:“那个戴眼镜的小伙要无糖的,穿制服的大姐要双份糖——她说上夜班太苦了,得甜甜嘴。”

我在煎饼摊前排队时,遇到个有意思的大爷。他每天这个点都来买煎饼,但总是打包两份。“给我老伴带的。”他笑眯眯地说,“她年轻时在车站工作,现在退休了,还惦记着这口的味道。”煎饼在铁板上嗞嗞作响,大爷的目光望向车站钟楼,“她说啊,在这条街上看了半辈子人来人往,现在我们在家阳台,还能看见车站的屋顶。”

太阳升高了些,车站广场上的旅客渐渐多起来。那条被称为“站街”的小道又开始新一天的循环。修鞋摊刘阿姨打开工具箱,水电工老张把牌子立在熟悉的位置,外卖骑手检查着电瓶车电量。我站在天桥上往下看,忽然觉得这条普通的街道像极了生活的缩影——每个人都在等待些什么,又在奔赴些什么。火车站每天迎来送往,而这条街永远在场,见证着无数故事的开始与结局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