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理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,大理约学生每次五百元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26:37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笔钱他数了叁遍

傍晚六点半,大理古城边的巷子里飘起炊烟。小磊把五百块钱对折两次,塞进书包最里层。这是他第叁次拿到这笔钱,手指摩挲纸币的触感已经熟悉。手机屏幕还亮着,刚收到的消息写着:“拍得不错,下周老地方?”

这事始于两个月前的雨季。小磊举着二手相机在叁月街拍彩虹,有个穿冲锋衣的叔叔凑过来看屏幕:“小朋友,能帮我们拍张全家福吗?按一下快门给你五十。”后来叔叔翻着照片直夸:“比旅拍店拍得还自然!”临别时多塞了两百块。那天小磊握着两百五十块钱,在巷口站了很久——这相当于他半个月的午饭钱。

现在他成了同学口中的“约拍小能手”。每周总有那么一两个黄昏,他会出现在玉洱园的石桥边,或是某个白族院落的照壁前。找他的多是些追求“生活感”的游客,嫌影楼太刻意,反倒喜欢少年镜头里的质朴。有一次给东北来的阿姨拍写真,阿姨看着照片里风吹发丝的瞬间直感叹:“你这五百块收得值!影楼要价两千还拍不出这种灵气。”

不过这事没那么轻松。上周接了个要求古怪的订单,客人非要他拍出“苍山雪顶映在奶茶杯里”的效果。小磊蹲在人民路咖啡馆门口调整了半小时角度,最后是把奶茶杯搁在花坛边缘,自己趴在地上才找到完美构图。收钱时客人还打趣:“小朋友够拼的啊,这五百赚得不容易。”

母亲发现书包里新文具那天,小磊心跳漏了半拍。幸好她只是叹了口气:“你爸在工地一天也挣五百。”这话像块石头落进心里。他想起父亲开裂的手指,又摸到自己相机上的贴纸。那个周末,他破天荒去了下关镇给父亲送护手霜,用的是刚结清的“大理约学生每次五百元”报酬。

最近他琢磨着把价格提到六百。倒不是贪心,而是发现隔壁班小杨在接修图的活。“要是能包后期,加点价也合理吧?”他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,突然听见窗外卖豌豆粉的吆喝声。这声音提醒他,到底和那些全职摄影师不同——待会儿还得把数学卷子做完。

书包夹层里藏着的记账本,最新一页贴着苍山摄影大赛的海报剪报。大赛要求年满十六岁才能参赛,他还差两个月。有时数着攒下的“大理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”收入,他会恍惚觉得自己在攒的不是钱,是某种说不清的底气。就像那天在洱海边,某个摄影师叔叔说的:“小子,你这构图天赋,以后能端稳这碗饭。”

黄昏的光线穿过梧桐叶,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。小磊站在巷子口等了十分钟,今天约拍的客人还没来。他下意识摸了摸书包,硬皮笔记本的轮廓硌着指尖。或许该用这些钱报个线上摄影课?这个念头冒出来时,他自己都愣了一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