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东大学里如何寻找优质服务,校内优质服务寻找方法
刚来海东大学那会儿,我常为一些小事发愁——想打印资料,不知道哪家文印店又快又便宜;学生证丢了,不清楚该找哪个部门补办;甚至想找个安静的自习室,都得在教学楼里转悠半天。相信不少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?
身边的资源往往最可靠
其实啊,优质服务往往就在我们身边。学生服务中心就是个典型的例子,它就在图书馆东侧的一楼。记得上学期我校园卡消磁了,原本以为会很麻烦,结果过去才发现,他们专门开设了快速办理窗口,从排队到拿到新卡,前后不到十分钟。工作人员还会细心提醒你:“同学,新卡需要24小时后才能刷门禁,这几天可以先登记进出哦。”这种贴心提示,让人感觉特别温暖。
食堂也是个寻找优质服务的好地方。二楼的“学子餐厅”窗口,每天都会推出叁款特价菜,而且阿姨打菜从来不手抖。我特别喜欢他们窗口旁边挂着的意见本——上周我写了希望增加清淡菜品的建议,这周就看到新增了蒸蛋和冬瓜汤。这样的反馈机制,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声音真的被听到了。
数字化渠道带来新体验
现在学校的“智慧校园”础笔笔越来越完善了。前几天我通过础笔笔预约了体育馆的羽毛球场地,整个过程特别流畅: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哪些时段空闲,选好时间后直接线上支付,到时凭二维码入场就行。最让我惊喜的是,础笔笔里还有个“失物招领”板块,上学期我不小心把水杯落在教室,就是通过这个功能找回来的。
各院系的微信群和蚕蚕群也是获取服务信息的重要渠道。比如我们文学院的群里,辅导员经常会发布实习机会、讲座信息。上周群里有同学询问如何办理成绩单,马上就有学长分享经验:“教务处现在可以自助打印了,带上学生证就行,特别方便。”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,让很多问题都能快速得到解决。
细节之处见真章
说到优质服务,我印象最深的是图书馆四楼的管理员李老师。有次我找不到需要的参考书,他不仅耐心地教我使用检索系统,还特意带我走到对应的书架前。后来我发现,每个楼层的管理员都接受过专业培训,他们能熟练地指导大家使用各种电子资源,还会定期推送新书推荐。
校医院的预约系统也做得很人性化。感冒高发期那阵子,我通过微信公众号挂了号,按预约时间过去,几乎不用排队。医生问诊特别仔细,开药时还会主动说明:“这个药医保可以报销百分之八十,你自己只需要付这些。”这样透明的收费方式,让我们看病时特别安心。
其实在海东大学里寻找优质服务并不难,关键是要做个有心人。多留意学校的官方通知,主动向学长学姐请教,善用各种数字化平台。相信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,你很快就能熟悉校园里的各种便利服务,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顺畅舒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