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皇岛私人工作室品茶,秦皇岛个人茶空间品茗
周末午后,阳光正好。朋友发来消息问我在干嘛,我拍了个茶杯的照片过去:"在秦皇岛私人工作室品茶呢,要不要来?"
他很快回复:"私人工作室?听着挺新鲜。是那种开在小区里的茶馆吗?"
我笑了笑,继续打字:"不太一样。这里更像个朋友家的客厅,安静,自在。主人把这儿布置得特别雅致,墙上挂着字画,架上摆着各处淘来的瓷器。"
说来也巧,发现这个地方纯属偶然。上个月在街角等人,偶然瞥见二楼窗口挂着个不起眼的"茶"字木牌。顺着窄窄的楼梯上去,推开虚掩的木门,像是走进了另一个世界。
主人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,大家都叫他陈师傅。他说开这个空间不为赚多少钱,就是想有个能和爱茶的朋友聊天的地方。"现在的茶馆太吵闹了,想找个能静下心来品茶的地方不容易。"
这里的茶,和别处不太一样
第一次来的时候,陈师傅正在泡一款老白茶。他见我好奇,便递过来一杯。茶汤清澈透亮,入口甘甜,和我平时在办公室泡的茶包完全是两回事。那天下午,我们聊了很多对于茶的事——怎么选水,怎么控制水温,怎么感受茶在口中的变化。
"品茶啊,急不得。"他边说边不紧不慢地往壶里注水,"得让茶叶慢慢舒展开,把它的味道一点点释放出来。"
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。确实,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,连喝杯咖啡都要争分夺秒。但在秦皇岛个人茶空间品茗,时间好像突然慢了下来。
后来我成了这里的常客。有时一个人来,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,看着楼下人来人往,自己却在二楼享受着片刻的宁静。陈师傅从不打扰,只是在换茶的间隙过来添水,偶尔聊上几句。
有时也会遇到其他茶客。大家素不相识,但因为茶聚在一起,聊天的内容天南海北,从茶叶的产地到各自的生活趣事。这种随意的交流让人很放松,不用刻意找话题,想到什么就说什么。
每个茶客都有自己的故事
记得有个退休的老教师,每周叁下午准时出现。他说以前上课站了几十年,现在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喝杯茶了。还有个做设计的年轻人,总是带着笔记本电脑来,说在这里才有灵感。
陈师傅说,来他这儿的人,多半是来找个安静的角落。可能是想暂时逃离工作的压力,或者就是单纯地想和自己待一会儿。"茶只是个媒介,重要的是给自己留点时间。"
这话说得在理。现在的人太忙了,忙得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,更别说静下心来品茶了。但在这个秦皇岛私人工作室品茶的空间里,大家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。
前几天带了个对茶很有研究的朋友过来。他尝了陈师傅泡的岩茶后很惊讶,说这茶的品质比很多知名茶楼都要好,价格却实惠得多。陈师傅听了只是笑笑:"好茶不该只有少数人喝得起。"
我发现,来这里次数多了,自己也慢慢发生了变化。以前喝茶就是解渴,现在会开始留意茶的香气、口感,学会了在忙碌中给自己留出片刻闲暇。甚至连性格都变得沉稳了些,遇到事情不再那么容易急躁。
朋友后来真的找过来了。一进门就感叹:"这地方真不错,下次我也要常来。"我们坐在窗边,看着夕阳西下,手里的茶从浓喝到淡,却越喝越有滋味。
陈师傅又换了一泡新茶,茶香在房间里缓缓蔓延。这样的下午,简单,却让人心生欢喜。或许生活本该如此,在快与慢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