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康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巷弄深处的百元情缘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1:35:18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口的槐花又开了,空气里飘着甜丝丝的香味。我总在这时候想起阜康市那条不起眼的小巷,想起老陈和他的修车摊。

老陈的摊子就在巷子深处,墙上用红漆歪歪扭扭写着“修车150”。第一次去是去年夏天,我的电动车在半路抛锚,推着车满头大汗找到这里。老陈从车底钻出来,花白的头发沾着机油,脸黑得像包公。“小毛病,”他搓搓手,“一百五,换零件不加价。”

巷子很窄,两边是斑驳的砖墙,晾衣绳上挂着各色衣裳。老陈修车时,总有个系着围裙的女人给他递毛巾送水。她笑起来眼角堆满细纹,但特别温暖。

巷口飘来的饭菜香

那天修完车已近黄昏,巷子里飘起炊烟。女人从隔壁小院端出两盘菜,非要留我吃饭。“多双筷子的事,”她撩起围裙擦手,“老陈修车实在,我做饭也不差。”原来他们是夫妻,在这条巷子住了二十年。

叁碗炸酱面,一碟拍黄瓜,我们坐在工具箱旁的小桌前边吃边聊。老陈说,二十年前他下岗,在这巷子支起修车摊。当时巷口理发店的阿娟,就是现在给他递毛巾的女人,天天来照顾生意。“她那会儿头发又黑又长,”老陈瞥了眼妻子,“非说自行车老坏。”女人轻轻捶他一下,脸微微发红。

我这才注意到,虽然摊子上写着“修车150”,但街坊邻居来,老陈常常只收个零件钱。王奶奶的轮椅他免费修了叁年,送外卖的小李的车链子他也不要钱。

“那你靠什么生活?”我忍不住问。女人接过话头:“我在前面早餐店帮工,够吃够用啦。”她给老陈夹了一筷子菜,“这人就这脾气,说巷子里的人都不容易。”

雨夜里的那盏灯

今年春天,我加班到深夜,突然下雨,只好又躲进这条小巷。雨幕中,老陈的修车摊亮着灯,他正在给一个送完外卖的小伙子补胎。“快回家吧,”老陈塞给小伙子一件雨衣,“你妈刚才来电话,说给你热着汤呢。”

我站在屋檐下看雨,女人撑着伞从家里出来,递给我一杯热茶。“这巷子啊,”她望着昏黄的路灯,“别看破旧,可是个有温度的地方。”她说老陈坚持不搬家,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些老街坊。“修车150只是个由头,他是想给这条巷子留个亮灯的地方。”

那天我才明白,阜康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不只是一百五十块钱的修车费,更是二十年相濡以沫的情分。老陈用他的手艺守护着这条巷子,而妻子用她的温柔守护着老陈的坚持。

现在每次路过巷口,我都会放慢车速。修车摊的招牌褪色了,但“修车150”那几个字依然清晰。巷子里的玉兰开了又谢,老陈的头发更白了,可他还在那里,旁边永远坐着织毛衣的妻子。偶尔有顾客问价,她总会笑着说:“一百五,二十年没变啦。”那语气里,藏着整条巷子都知道的秘密。

也许真正的爱情就是这样——不在别处,就在这巷弄深处的百元情缘里,在一百五十块钱的修车摊前,在每天傍晚准时亮起的那盏灯下。它普通得像巷口早餐店的豆浆油条,却温暖了整条小巷二十年的时光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