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阴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,华阴品茶工作室感受记录
那天下午路过华阴路,忽然想起朋友提过的品茶工作室,索性推门进去看看。木门发出的吱呀声像是老友的招呼,瞬间把我从喧闹的街头拉进了另一个世界。
工作室比想象中要小,但布置得格外温馨。原木架上整齐摆着各式茶罐,标签上手写着"正山小种""凤凰单丛"这样的名字。空气中浮着若有似无的茶香,像是刚送走一批茶客,又像是在静静等候新客的到来。
初遇茶师
茶师是个约莫叁十岁的女子,系着靛蓝围裙正在擦拭茶具。见我驻足在茶架前,她笑着迎上来:"刚到的武夷山水仙,要不要试试?"她说话时眼角弯成月牙,手上的动作却不停,熟练地温壶、置茶、冲泡。水流冲入紫砂壶的声响清脆悦耳,我忽然觉得,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"治愈的声音"吧。
第一泡茶汤呈琥珀色,入口竟带着淡淡的花果香。"这款茶性子温和,适合现在喝。"她轻轻转动闻香杯,"很多人第一次来都会问该怎么选茶,其实啊,茶如其人,喝着舒服最重要。"
沉浸时刻
第二泡时茶味渐渐展开,回甘也更明显了。窗外传来隐约的车流声,反倒衬得屋里更加宁静。我看着茶叶在壶中缓缓舒展,忽然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搪瓷缸,她总爱泡着浓浓的茉莉花茶,那味道至今记忆犹新。
"现在年轻人来得越来越多了。"茶师边续水边说,"有来谈事的,有来发呆的,上周还有个学生在这儿赶论文呢。"她笑着说这里不像茶馆,倒像个驿站。这话让我忍不住想象起每个茶客的故事,他们带着各自的心事而来,又在茶香中找到片刻安宁。
说到兴头上,她又取出私藏的老白茶。茶饼用棉纸包着,拆开时能闻到陈年的药香。"这饼茶跟了我七年,就像老朋友一样。"冲泡时她格外小心,水温控制在85度,注水像在抚摸婴儿。喝到第五泡时,喉间涌上丝丝甜意,这种体验确实值得记录。
墙上的挂钟指向六点,夕阳给茶桌镀上层金边。我注意到角落的留言本,随手翻看时发现不少有趣的涂鸦和笔记。有写"终于学会静心品茶"的,有画着可爱茶杯图案的,最新一页还看到熟悉的字迹——原来推荐我来的那位朋友,上周刚在这里度过了生日。
临走时买了些茶叶,茶师细心包好,还附了张手写冲泡指南。推门回到街上,晚风拂面,唇齿间仍留着茶香。这次品茶工作室的体验分享让我发现,原来在城市喧闹中,还藏着这样安详的角落。或许下个周末,我还会再来坐坐,试试她提到的那款东方美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