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节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校园后巷品茶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7:01:34 来源:原创内容

暮色刚刚爬上教学楼屋檐,毕节女子学院后街的灯就一盏接一盏亮起来了。这条不到两百米的小巷,白天安静得能听见风吹落叶的声音,一到傍晚就活络起来。我最爱这个时候溜达过来,找家熟悉的茶馆坐下,看学生们叁叁两两穿过青石板路。

巷口那家“清音茶馆”是我常去的。老板娘四十来岁,总系着靛蓝围裙,见熟客就弯起眼角笑。推门时铃铛叮铃一响,她头也不抬:“老位置给你留着呢。”靠窗那张榆木桌确实空着,桌角还放着我上次落下的书。

茶杯里的校园时光

说实话,刚开始来这儿纯粹图个清静。没想到后来,竟把这儿当成了观察校园生活的窗口。你看隔壁桌那几个女生,捧着笔记边喝茶边讨论,茶杯上飘起的热气混着她们轻声细语,倒比图书馆还像学习的地方。老板娘说,这些姑娘每天这个点都来,点的永远是最便宜的绿茶,但一坐就是两叁个钟头。

有回听见她们讨论要不要参加支教项目,扎马尾的姑娘说得眼睛发亮:“我小时候的老师就是从城里来的,现在我也想回去教孩子们。”旁边短发女生认真点头,茶凉了都忘了喝。那一刻我突然觉得,这哪是在喝茶啊,分明是看着梦想在茶杯里慢慢泡开。

再往里的卡座总坐着一对情侣。男生是隔壁学校的,每次都会提早来,对着菜单研究半天,最后永远点女孩最爱喝的桂花乌龙。两人说话声音很轻,偶尔传来低低的笑声,像茶水里浮起的桂花,小小的,香香的。

老板娘有回和我闲聊,说看着这些学生,就像看一茬茬春茶,一年比一年鲜亮。“那个扎马尾的姑娘明年就该毕业了吧?”她擦拭着茶杯,突然冒出这么一句。我才意识到,自己居然也在默默关注着这些陌生人的成长。

深秋的某个雨夜,我又窝在老位置。雨点敲着瓦片,像在给茶馆伴奏。门突然被推开,带进一阵凉风和几个躲雨的女孩。她们抖着伞上的水珠,笑得特别开心:“老板娘,来壶红茶暖暖身子!”

那个瞬间我突然明白了,为什么这条后街的茶馆对学生们有这么大的吸引力。它不像教室那么正式,不像宿舍那么私密,就是个刚好可以喘口气的地方。论文写累了来坐坐,失恋了来哭一场,找到工作了来庆祝——所有这些人生里不大不小的时刻,都能在这里找到安放的位置。

茶凉了可以续水,就像日子总要继续。但坐在毕节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这段时光,大概会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,像茶叶沉在杯底,轻轻一晃,又浮起满室清香。老板娘依然在柜台后忙碌,学生们来了又走,只有这条后巷静静守着每一个黄昏,等着下一个推门而入的人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