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门品茶教室工作坊,江门茶艺研习课堂
前几天路过老街,突然闻到一阵熟悉的茶香,顺着味道找过去,才发现巷子里新开了家茶艺教室。透过木格子窗,看见几位年轻人正围着茶师学冲泡,那专注的神情让我想起第一次接触茶道的自己。
从一片树叶开始的故事
记得刚开始学茶时,老师总说“水为茶之母,器为茶之父”。在江门品茶教室工作坊,这句话变得特别具体。老师会带着我们辨认不同水质对茶汤的影响,连烧水时“蟹眼”“鱼眼”的泡沫大小都要仔细观察。原来泡茶不止是茶叶和水的简单相遇,更像是给茶叶安排一场恰到好处的苏醒仪式。
有位学茶的大姐分享说,她以前泡茶总是苦得皱眉,现在才明白是水温太高的缘故。看着她现在能稳稳地泡出金黄色的茶汤,眼里都是成就感。这种实实在在的进步,大概就是茶艺最吸引人的地方吧。
茶具的选择也很有讲究。在江门茶艺研习课堂,光是茶杯就有数十种。老师会让你用不同的杯子品尝同一种茶,神奇的是,真的能喝出截然不同的风味。白瓷杯里的茶汤清新明亮,紫砂杯中的却变得醇厚柔和,这大概就是“器皿改变心境”的道理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现在的年轻人来学茶艺,很多是想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找个喘息的空间。有个做程序员的学员说,每个周末来上课的两小时,是他一周最放松的时刻。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,闻着袅袅升起的茶香,那些代码和需求仿佛都暂时远去了。
茶艺教室里最动人的,要数大家互相奉茶的时刻。轻轻将茶杯推向对方,指尖相触的瞬间,连陌生人都变得亲切起来。有位阿姨笑着说,在这儿认识的茶友,比在小区住了十年认识的邻居还熟络。
说到江门茶艺研习课堂的特色,不得不提他们收集的各地名茶。从武夷山大红袍到云南古树普洱,每款茶都像在讲述它的故乡故事。老师说,喝茶就像在舌尖上游览中国,这句话说得真妙。
最近课堂上还来了几位外国友人,看着他们小心翼翼端详茶叶的样子特别有趣。虽然语言不太通,但当他们终于成功泡出一壶好茶时,那种喜悦的表情全世界都懂。茶这东西啊,确实能跨越文化的隔阂。
每次课程结束,大家总舍不得马上离开。有人继续品着茶,有人向老师请教问题,还有人交换着喝茶的心得。窗外车水马龙,屋里茶香氤氲,这方小天地仿佛自成世界。如果你也想找个地方静下心来,或许该来试试,在这里,时间真的会慢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