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煌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,邻近区域类似称呼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07:24 来源:原创内容

民间叫法的由来

第一次听到"炮楼"这个称呼,是去年在敦煌大学城旁边的夜市吃烧烤时。隔壁桌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商量着晚上去哪住,其中一个随口说了句:"要不还是回炮楼那边吧,便宜又近。"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,这年头怎么还有地方叫炮楼?

后来在附近转了几圈才弄明白,原来学生们说的"炮楼",指的是大学城西侧那片密密麻麻的自建公寓。这些楼普遍六七层高,外墙基本没装修,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水泥格子,窗户开得又小又密,远远看去真有点像战争时期的炮楼。最显眼的是楼顶都装着太阳能热水器,像一个个小炮台似的。

住在"青春公寓"的王同学告诉我,这片区域原本是城中村,后来借着大学城的东风,村民们纷纷把房子往上加盖。"我们私下都管这叫炮楼区,虽然名字不好听,但确实形象啊。"他苦笑着说。这里租住的主要是学生和刚毕业的年轻人,单间月租只要四五百,比正规小区便宜一半还多。

相似的称呼在蔓延

有意思的是,这种叫法正在扩散。沿着大学城往东走两公里,新开发的几个小区虽然外观现代多了,但也被学生们起了外号——"豪华炮楼"。在敦煌这样的旅游城市,学生们给周边建筑起绰号的现象特别普遍。可能跟这里流动人口多、租房需求旺盛有关。

在敦煌大学城周边,类似的民间称呼不止这一个。比如把旧图书馆叫"古墓",因为里面光线暗、书架排列密;管新建的体育馆叫"飞碟",说它圆顶造型像外星飞船。这些绰号在学生们口中流传,很少出现在正式文件或报道里,却构成了独特的校园地理文化。

土木工程系的李教授偶尔会听到学生这么说,他觉得这反映了年轻人的自嘲精神。"炮楼这个称呼确实不太雅观,但学生们用这种方式化解居住条件的窘迫,也算苦中作乐吧。"

绰号背后的现实

不过话说回来,"炮楼"这个称呼能流传开,确实反映出一些实际问题。我去过几个这样的出租屋,房间普遍狭小,采光通风都不理想。楼梯间堆满杂物,消防通道经常被电动车堵住。虽然位置便利,价格亲民,但居住体验确实谈不上舒适。

随着敦煌大学城规模不断扩大,周边区域的各种别称也越来越丰富。这些充满画面感的绰号,某种程度上成了学生们的共同记忆。就像"炮楼"这个词,刚听觉得刺耳,听多了反而觉得挺传神。

如今在敦煌大学城,要是问"炮楼"在哪,很多学生都能给你指路。这个称呼已经深深融入校园文化,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。或许再过几年,当这些学生毕业离开,回想起在敦煌求学的日子,"炮楼"这个词会带着特别的温度,成为青春记忆里一个独特的坐标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