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阳约附近学生100一次,沁阳附近学生约茶每次一百元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5:18:48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在沁阳老城区转悠,总能看见电线杆上贴着些模模糊糊的小广告。有张皱巴巴的纸条写着"沁阳约附近学生100一次",另一根杆子上则是"沁阳附近学生约茶每次一百元",墨迹都被雨水晕开了。说实在的,刚开始瞥见这些字眼,我还以为是哪个辅导班在招学生补课呢。

巷口修自行车的大爷见我盯着看,慢悠悠拧着扳手说:"这年头啊,啥人都敢往纸上印。"他给车胎打了两下气,"上个月派出所在前头巷子抄了个窝点,抓的就是干这行的。那帮人专挑城中村的老房子,白天拉着窗帘,晚上才亮灯。"

藏在市井里的猫腻

我顺着大爷指的方向往深里走,发现这些广告还真有些门道。有的用粉色便签纸,特意把"学生"两个字加粗;有的直接在二维码旁边标注"24小时接单"。更绝的是,居然有人把广告贴在共享单车篮筐里,车子骑到哪儿就传到哪儿。

在某个老旧小区的传达室,我和看门的李阿姨聊起来。她边说边整理报纸:"经常有生面孔进出,说是来找同学温书的。可哪有人温书还带着酒气?有次我多问了两句,那个穿校服的姑娘连头都不敢抬。"她突然压低声音,"后来才晓得,那些姑娘的校服都是网上买的,叁十块一套。"

说起来这事儿也怪,明明现在到处都在严打,怎么还有人敢明目张胆贴广告?在街角便利店买水时,老板朝外努努嘴:"你当那些真是招嫖的?前两天便衣蹲点,抓到个诈骗团伙。人家根本不见面,先让转定金,转完就把你拉黑。"他擦着柜台摇头,"这"沁阳约附近学生"的套路,比电视剧还精彩。"

晚上和当片警的老同学吃饭,他夹着花生米说:"现在这些人狡猾得很。你真顺着电话查过去,对方会说是家教服务。等到了地方,又说老师临时有事,先交资料费。"他抿了口啤酒,"我们取证特别难,受害者往往碍于面子不肯报案。"

回家时又路过那些电线杆,霓虹灯把"沁阳附近学生约茶每次一百元"的字照得忽明忽暗。我突然想起修车大爷的话:"正经活儿哪用得着偷偷摸摸?"这话在理,就像隔壁王婶总说的,天上不会掉馅饼,地上却处处是陷阱。那些看似诱人的广告,扒开外皮往里看,不是骗局就是违法勾当。

这两天再经过老城区,发现环卫工人正在清理那些小广告。钢丝刷蹭着水泥墙发出刺啦声,没几下就把那些字迹抹得干干净净。不过谁都明白,这些牛皮癣就像雨季的霉菌,过些日子又会在别的墙角冒出来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