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骅品茶上课,黄骅茶艺课堂研习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09:26 来源:原创内容

周末清晨的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石板路上,我拐进黄骅老城区的一条小巷,远远就闻到了缕缕茶香。今天要参加的是黄骅品茶上课,说是上课,倒更像是赴一场茶香之约。

推开那扇木格子门,茶室里的水汽正袅袅升起。穿着棉麻长裙的茶艺师笑着招呼我们入座,她手里那把紫砂壶泛着温润的光泽。“咱们今天不讲究那些繁文缛节,就聊聊怎么把茶喝明白。”她这句话顿时让气氛轻松起来。

茶的滋味在舌尖打转

第一道茶是本地特产的茉莉银针。我看着茶叶在玻璃杯中舒展,忽然想起小时候外婆总爱泡的茉莉花茶。茶艺师轻声提醒:“别急着咽,让茶汤在嘴里多停留会儿。”果然,当花香从喉间返回到鼻腔时,竟尝出了不同于记忆中的层次感。

隔壁座位的阿姨忍不住感叹:“我喝了大半辈子茶,今天才晓得以前那叫牛饮!”大家都笑起来。确实,在黄骅茶艺课堂研习过程中,我们慢慢意识到,品茶需要的不是昂贵的茶叶,而是愿意慢下来的心境。

茶艺师又泡了一道陈年普洱。那深红的茶汤让我想起去年在云南茶山的见闻,不禁脱口而出:“这茶让我感觉回到了古茶树下。”茶艺师眼睛一亮:“这说明你开始用身体记忆茶味了。”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茶味

中场休息时,我们围在茶桌前交流感受。有位年轻设计师说她最爱绿茶的清新,而退休教师则钟情岩茶的醇厚。奇怪的是,明明喝着同一壶茶,每个人描述的感受却各不相同。

“这就对了。”茶艺师又续了一泡茶,“茶没有标准答案,就像有人喜欢清晨有人偏爱黄昏。”她告诉我们,在黄骅品茶上课这些年,发现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杯茶。这句话让我若有所思——或许生活也是如此?

我们试着亲手泡茶。水温度数、出汤时间这些数字让人手忙脚乱,但当茶香从自己手中的盖碗飘出时,那种成就感难以言表。虽然动作生疏,茶汤或浓或淡,但这份亲身体验比任何理论都来得深刻。

临走时,茶艺师送我们每人一小包茶叶。“回去要常泡哦,记得今天的感觉。”我提着那包茶叶走在夕阳里,忽然觉得这条熟悉的小巷似乎不太一样了。或许是因为,从此往后,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,总有那么一杯茶在等着我吧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