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昌火车站200一次快餐,金昌车站200元单次简餐
金昌火车站门口永远是一副匆忙景象,喇叭声、行李箱轮子声和吆喝声混在一起。出站口斜对面有家蓝色招牌的快餐店,玻璃上贴着褪色的“200元单次简餐”贴纸,我第一次看见时心里直嘀咕:这价格在火车站周边可真不算便宜。
推开那扇带着油渍的玻璃门,空调冷气混着红烧肉的香味扑面而来。老板娘正把不锈钢餐盘摆成长龙,土豆炖排骨在灯光下泛着油光,青椒肉片还冒着热气。她抬头招呼:“现炒的,要吃啥自己选,200块管饱。”
这份价钱到底值不值
我端着堆成小山的餐盘坐下时,隔壁桌大哥正把最后一口米饭扒拉进嘴里。他抹了把汗:“我们跑长途的,就图个热乎实在。前头服务区叁菜一汤敢要280,肉还冻得跟石头似的。”说着用筷子敲敲自己的餐盘,“这儿好歹明码标价,你看这红烧肉,肥瘦都有叁层。”
厨房里突然传来刺啦的爆炒声,穿着泛黄围裙的师傅单手颠锅,火苗窜起半尺高。有个背着登山包的小伙子举着手机录像,嘴里不停“啧啧”:“现在还有现炒的火车站快餐?我以为全是微波炉加热的料理包呢!”
常来吃饭的出租车张师傅有他的道理:“你别看金昌火车站周边馆子多,真要找顿像样的饭可不容易。那些标价八九十的套餐,肉片薄得能透光。咱这200一次快餐虽说贵点儿,但师傅炒菜舍得放油,米饭随便添,汤桶就摆在门口随便舀。”
老板娘抽空给等位的客人发凳子,听见议论笑着插话:“我们这金昌车站200元单次简餐啊,用的都是当天菜市场的腿肉。冻肉便宜是便宜,炒出来渗水,坏招牌。”她掀开保温桶让我看浓白的骨头汤,“这锅汤从早上六点熬到现在,你看这汤色。”
南来北往的烟火气
下午叁点人少时,老板娘会坐在收银台后面理葱。她说见过凌晨赶火车的学生仔把榨菜肉丝里的辣椒都挑干净,也见过穿西装的大叔连吃叁份回锅肉。“去年冬天有个姑娘,说是在金昌转车要去新疆支教,非要把保温杯灌满我的骨头汤。”
厨房杨师傅有次炒完菜出来歇气,指着墙上斑驳的价目表说:“200块这个价五年没动了。猪肉涨那会儿真想过调价,可老主顾都说‘杨师傅你这味道没变’,咬咬牙还是扛住了。”他撩起围裙擦手,“现在好啦,儿子大学毕业了,我更不用涨价了。”
暮色降临时的快餐店最是热闹。刚下火车的旅客拖着拉杆箱寻找空位,晚高峰的司机端着海碗蹲在门口吃,外卖骑手匆匆打包两份炒面。灯光把“200一次快餐”的招牌照得发亮,蒸笼冒出的白气在夜色里盘旋上升,混着炒锅的声响飘向车站广场。
上次遇见个从杭州来的摄影爱好者,他举着相机拍厨师颠勺的剪影:“现在到处是连锁店,没想到西北小站还藏着这样的活色生香。”他第二天要转车去敦煌,却专门又来吃了顿午饭,“这味道回杭州可就吃不着了。”
月光铺满站前广场时,清洁工开始冲洗地面。快餐店还亮着灯,给误点的旅客留着小灶。夜班列车轰鸣着掠过,震得玻璃窗微微发颤,而那锅老汤仍在灶上咕嘟咕嘟地冒着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