菏泽水磨工作室喝茶,水磨茶室品茗休闲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7:02:16 来源:原创内容

周末路过老城区护城河,远远就闻见一股熟悉的茶香。拐进青石板巷子,那块刻着“菏泽水磨工作室”的木招牌正在风里轻轻晃着。推门时铃铛叮当作响,柜台后穿蓝布衫的姑娘抬头一笑:“还是老位置?”

水磨声里的慢时光

临窗的榆木茶桌磨得发亮,能看见木头原来的纹路。墙角的石磨盘缓缓转着,新焙的茶叶在磨槽里沙沙作响,这声音听着莫名让人心安。老师傅说他们家从太爷爷那辈就开始做茶,用的还是那套祖传的水磨,“现在电动磨茶机半小时的活儿,咱这老伙计得转上大半天”。

穿蓝布衫的姑娘端来茶海,麻利地烫杯温壶。我突然想起什么:“今天能不喝龙井么?”她眨眨眼:“刚好来了批漳平水仙,带奶香的。”盖碗掀开的瞬间,甜香扑鼻,倒真像把清晨的茶园雾气都收在这白瓷盏里了。

隔壁桌的大爷吹着茶沫说,他在这家菏泽水磨工作室喝茶喝了十五年。“别处都是机器烘茶,只有这儿还守着手工水磨。”他端起紫砂杯轻轻一晃,“你瞧这茶汤,是不是特别透亮?石磨慢碾的茶叶不容易碎,泡出来格外绵软。”

茶点里的老手艺

配茶的绿豆糕也透着巧思,模子压成小茶壶形状,馅里还裹着桂花糖。做茶点的陈姨说,她每天凌晨四点就开始忙活,“现在年轻人爱吃翻糖蛋糕,可老祖宗传下的点心总得有人接着做”。她转身从竹编食盒里又取出几块杏仁饼,“尝尝这个,用茶汤和的面”。

窗外飘起细雨,茶客们反倒更悠闲了。斜对角穿校服的女孩在临帖,毛笔在宣纸上沙沙移动;靠书架的中年人捧着《陶庵梦忆》打盹,书页摊在膝头。石磨规律的声响混着茶香,把整个空间酿成了暖融融的琥珀色。

新来的客人抖着雨伞问:“你们这儿奥颈贵颈密码多少?”蓝布衫姑娘指指墙上手写的条子——“不妨吃茶去”。客人愣怔片刻,竟真的收起手机,要了壶凤凰单丛。

雨停时已是黄昏,茶台积了层夕照。老师傅正在收拾磨盘,用软布细细擦拭石槽。我忽然明白,这家水磨茶室品茗休闲的妙处,大概就在于它把每片茶叶、每个时辰都当作活物来对待。走出巷口回头望,暖黄的灯笼刚好亮起,映着木牌匾上深深浅浅的岁月痕迹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