邹城去酒店房间对暗号,邹城赴宾馆客房对接头暗语
这事儿说来还挺有意思的——邹城夜幕刚落下,老陈就攥着手机在酒店大堂的盆景旁边踱步。他第叁次低头看微信里那句“房间号307,敲门先说「月落乌啼霜满天」”。这年头谈生意都搞得跟地下工作似的,他忍不住腹诽。
电梯镜面映出他略显僵硬的领带。昨天王总在茶楼递来烫金名片时,分明笑得像尊弥勒佛,怎么转头就约在酒店客房对暗号?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房卡,忽然记起父亲年轻时在供销社跑业务,也常揣着半张撕开的粮票去招待所找人。
暗号背后的门道
307房门的猫眼透着微弱的光。老陈清清嗓子念出那句唐诗,门缝里立刻传来带笑的回应:“江枫渔火对愁眠——快请进!”开门的竟是穿着 Polo 衫的王总,他扬了扬手里的紫砂杯:“委屈陈总了,主要最近竞争对手总截胡,不得不用祖辈传下来的法子。”
原来王家祖上是邹城老字号“瑞蚨祥”的掌柜,民国时孟洛川独创的“暗语经商术”至今被王总沿用。红木茶几上摊开的不是合同,而是两杯温热的邹城本地产“鲁源酒”。叁巡过后,王总突然用杯底蘸着酒水,在玻璃上写了个“叁”字。
“这是我们祖传的价码暗号。”他指着酒渍画的圈,“明面上报价叁百二十万,实际在邹城赴宾馆客房对接头暗语时,这个数代表抹零减五万。”老陈恍然大悟,难怪王总要特意安排这场会面——有些生意经,确实不适合在白晃晃的会议室里摊开讲。
走廊传来送餐车的轱辘声,老陈忽然想起个细节。刚才在酒店房间对暗号时,王总回的下句诗其实出自《枫桥夜泊》第二节,而普通人通常只记得前四句。这种藏在诗词接龙里的身份认证,比单纯对密码更风雅,也更难被破译。
窗外邹城的霓虹渐次亮起,老陈摩挲着温热的酒杯。现在才咂摸出味儿来,为什么王总坚持要把鲁源酒倒七分满——这恰是邹城老辈人谈生意时“留叁分余地”的规矩。这些藏在邹城去酒店房间对暗号里的老理儿,比合同条款更透着温度。
临走时王总往他口袋塞了包本地特产“孟府糕点”,包装纸上印着孟府“言必信行必果”的家训。电梯下行时老陈忽然笑了,这趟邹城赴宾馆客房对接头暗语的经历,倒像是给手机里冷冰冰的电子合同,裹了层温热的手工棉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