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春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,伊春微信附近人一次400元
这几天刷手机,总能看到“伊春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”这样的信息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时我愣了一下,心里琢磨着,这到底是啥意思呢?
那天晚上和几个朋友吃烧烤,聊起这个事。坐在对面的老张放下啤酒杯,咂咂嘴说:“这事儿我也遇到过,上个月在伊春出差时,微信附近人里老跳出这种信息。”他掏出手机给我们看,果然有好几条类似的招呼,都是“伊春微信附近人一次400元”这种格式。
街头偶遇的发现
第二天我特意在伊春的街头转了转。这个北方小城其实挺安静的,满眼都是绿树红瓦,街上行人不多。可谁能想到,在这样宁静的表象下,微信附近人功能里却藏着另一个世界。
我在中央大街的长椅上坐了会儿,试着打开了微信附近人。好家伙,才刷新两下,就蹦出来好几个带着类似信息的账号。头像多是年轻女性,个性签名里直接写着服务内容和价格,明码标价,毫不遮掩。
有个本地的出租车司机告诉我,这种现象其实存在挺久了。“这些人大都是外地的,专门来伊春做这个,”他握着方向盘,头也不回地说,“现在查得严了,她们就转到线上,通过微信附近人拉客。”
说实话,我挺纳闷的。按理说伊春这种旅游城市,外来游客多,确实可能催生这种灰色产业。但这么明目张胆地在微信上打广告,还是让人有点吃惊。
后来我找了个开民宿的朋友打听,他倒是见怪不怪了。“旺季的时候特别多,”他一边整理前台的花瓶一边说,“有些游客玩了一天,晚上闲得无聊就会搜附近人,然后就……”他耸耸肩,没再往下说。
这事儿让我想起前几天在贴吧看到的讨论。有个网友说自己来伊春旅游时,差点就被这种信息骗了。“说是400,其实后面还有各种附加费用,”他写道,“而且见面地点总是在些偏僻的地方,感觉挺不安全的。”
其实仔细想想,这种通过微信附近人发布的“伊春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”信息,背后藏着不少猫腻。有的是真做那种生意,有的纯粹是骗定金,还有的甚至是敲诈勒索的陷阱。
我在伊春那几天,还注意到一个现象——这些账号的生命周期特别短。可能今天还在活跃,明天就消失了,过两天又换个新账号继续出现。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式,确实给监管带来了很大难度。
有次在饭店吃饭,隔壁桌几个年轻人也在聊这个。其中一个女孩说,她上周刚把微信附近人功能关了,“老收到这些乱七八糟的,烦死了”。她的朋友附和道:“确实,现在都不敢随便加附近的人了。”
说起来,这种“伊春微信附近人一次400元”的现象,不仅影响了网络环境,还给当地 tourism 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。毕竟谁愿意到一个到处都是这种信息的城市旅游呢?
夜幕降临后,我站在宾馆窗前望着伊春的夜景。这座被森林环抱的城市本应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,可微信附近人里的那些信息,就像美好画卷上的几个污点,格外刺眼。
也许下次再来伊春时,希望能看到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环境。让这座美丽的林都,能够以最干净纯粹的面貌迎接每一位游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