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水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车站前巷弄的日常景象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8:26:37 来源:原创内容

清晨六点半,天水火车站的大钟刚刚敲过,我站在出站口,目光不自觉地飘向马路对面。那条被晨光轻轻覆盖的小巷子,正慢悠悠地苏醒过来。

巷口卖豆浆的大姐掀开木桶盖,白蒙蒙的热气呼地窜上来,把她整个人都裹在雾里。"刚磨的豆浆,热的!"她一边用勺子搅动着乳白色的浆液,一边朝过往的熟人点头。有个拖着行李箱的小伙子停下脚步,要了杯豆浆,就站在路边喝起来。他大概是要赶早班火车,喝得太急,嘴角都沾上了白沫。

巷子里的晨光

我顺着窄窄的巷道往里走,脚下的青石板被晨露打得湿漉漉的。其实这条巷子不长,从头到尾也就百来米,可偏偏挤着二十多家小店。修鞋的老王刚支起摊子,工具箱里的锥子、锤子摆得整整齐齐。他说在这巷子里修了叁十年的鞋,看着火车站翻新了叁次,可这巷子还是老样子。

再往里走,是家剃头铺子。老师傅正给一位老大爷理发,推子嗡嗡地响着,碎发飘飘扬扬地落在地上。墙上挂着面斑驳的镜子,镜框的漆都掉得差不多了。老师傅说,来理发的多是老主顾,有的都在这理了半辈子头发。

巷子中间有棵老槐树,枝叶茂密得很,把半条巷子都罩在阴凉里。树底下摆着几张矮凳,经常有老人在这儿下棋。这会儿还早,只有两个老人在那儿慢悠悠地摆棋盘。其中一个穿着白色汗衫的老人抬头看见我,笑眯眯地问:"等人?"我点点头,他便不再多问,继续专注地看着棋盘。

说真的,这条天水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和车站里头那个急匆匆的世界完全是两码事。火车站里头,人人都提着行李赶路,脸上写着匆忙;可一走进这条巷子,时间就好像突然慢下来了。卖菜的大嫂不紧不慢地整理着青菜,茶馆里的客人一小口一小口地品着叁泡台,就连巷子里的猫,都是慢悠悠地踱着步子。

正午时分

快到中午时,巷子渐渐热闹起来。附近工地的工人叁叁两两地过来吃午饭,面馆里坐满了人。拉面师傅把面团甩得啪啪响,灶台上的火苗窜得老高。空气中飘着牛肉汤的香味,混着葱花香菜的味道,馋得人走不动道。

我坐在面馆门口的小桌旁,要了碗牛肉面。隔壁桌的工人们边吃边聊,说的是工地上的事儿,嗓门大得很,却让人听着踏实。面馆老板忙得额头冒汗,可还是抽空给熟客多加一勺牛肉。他说这条车站前巷弄的日常景象就是这样,忙忙碌碌,可又透着股人情味。

这时候巷子里的声音也多了起来:自行车铃铛声、小贩的叫卖声、孩子的哭闹声、电视机里的戏曲声,混在一起,却不觉得吵,反倒让人心里踏实。有个卖糖葫芦的老汉摇着拨浪鼓走过,红艳艳的糖葫芦在阳光下亮晶晶的,引得几个孩子围上去。

其实想想,这条巷子能一直保持着原来的样子,也挺不容易的。车站对面那些高楼一栋接一栋地建起来,可这条巷子就像个倔强的老人,固执地守在这里。巷子里的店铺换了不少主人,可那股子生活气息从来没变过。

下午两叁点,巷子里最安静。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把老槐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。理发店的老师傅靠在椅子上打盹,修鞋的老王也收起了家什,准备回家歇会儿。只有那棵老槐树上的知了还在不知疲倦地叫着。

我坐在树荫下的石凳上,看着阳光从槐树叶子的缝隙里漏下来,在地上洒下一片斑驳的光点。偶尔有火车进站的汽笛声传来,可在这巷子里听着,也变得遥远而模糊。这条天水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就像是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,任外面的世界怎样变化,它自有一番天地。

天色渐渐暗下来,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。面馆的灯笼亮了,理发店门口的转灯也转动起来,在暮色中投下红蓝相间的光晕。晚归的人们匆匆穿过巷子,空气中飘起了炊烟的味道。我站起身,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,慢慢地往巷口走去。回头望去,整条巷子笼罩在温柔的夜色里,安静而温暖。

推荐文章